这就尴尬了,于是仙台藩的守军也以守对守,当然再挖一道同样的土墙壕沟是不可能的,没那么多人手,也没那么多工具。
就只能扎了些拒马鹿砦啥的,聊胜于无。
等老不死的伊达政宗来到一线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那个气啊!
都不按套路来,“一揆”不去蛊惑民众,跑这边修土墙,挖壕沟,沟里还放上过膝盖的水。
这是闲的慌吧!太“八嘎”了。
怎么办?凉拌!
打呗!
一声号令,三军齐备,攻过去,砍下这些贼子的脑袋。
如果是野战,两军对阵,新入伙的太平军战士,可能还会紧张。
现在就跟守城似的,前面有东西挡着,总会让菜鸡们安心不少。
黑压压的三万仙台藩兵卒,分成三波,连伊达政宗都瞪圆了独眼,带着手下的铁甲骑兵督战。
争取一次进攻,就彻底攻破这让人恶心的土墙防线。
气势汹汹顶着木盾扛着竹木梯子,准备冲到壕沟里,竖梯登墙的挺身队,没有遭受预想中的打击。
一门门架在垛口的火绳统,在军官的指挥下,忙着和仙台藩的铁炮手对射。
“砰砰砰砰!”
两边的射手,打的是热火朝天。
其实隔着百五十多步,也就打个热闹而已,虽然死的都是仙台的铁炮手,但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啊!好疼!水里有钉子!”
“啊!我的脚啊!疼死了!”
冲进壕沟的人纷纷扔了梯子和盾牌,抱足痛呼。
嘿嘿!这是批量浇铸的生铁,铁蒺藜,价格便宜量又足。
放起来简单,随手一扔就行,总有一面朝上。
收起来用吸铁石绑个绳子拖一下就好。
大多穿着草鞋的仙台藩兵卒,可就惨了,疼的满地打滚,或是抱脚哭喊。
“嗖嗖嗖嗖!”
无数的箭矢,被猎弓或是竹板弩从土墙下端,掏出来的“狭间”就是斜的射击孔里狂射了出来。
这可比打兔子还简单。
为了协助百姓农闲时打猎,补充春荒时的食物来源,大批的乐浪弓匠被移民到扶桑解放区。
原本乐浪就有很多的弓匠,火器化后,这些人基本就失业了。
接到应征的消息,很多手艺人就南下北上。
在乐浪地方政府的组织下,或去索伦,或去虾夷,到这些传统弓射的地区,干回老本行。
尤其是虾夷这边人最多,随着渡海攻击的开始,很多的弓坊和弩坊,就遍地开花。
这种手艺人,在扶桑解放区可是非常受欢迎,很多单身汉在这边都娶到了老婆,也算是两全其美。
尤其是能迅速生产箭杆的手摇式箭杆机的推出,加上批量浇铸的生铁三棱箭头,让弓弩的价格,便宜的一塌糊涂。
这就导致了整个陆奥解放区,大量的弓弩迅速被制造出来,不说人手一把,最少也是每家每户必备。
平时用来打打猎,关键时候就拿来射这些藩主老爷!
可爽了!
一箭搞不死,就两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