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旱年,山里的泉水,也顶多量小些,还没有断流。
反观原来的关中粮仓,那是赤地千里,黄土漫天,已经开始不可逆的沙漠化。
从红旗城一路艰辛,运过来的良种,尤其是适合山地种植的土豆、番薯之类,这可都是现代的高产品种。
在红旗城、辽东、包括棒国大力推广后,收获惊人。
可以说整个赤旗之下,早就没有饥荒困扰,已经从吃饱往吃好发展。
是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想象的幸福生活。
短短的大半年时间,山西的农会已经成为一个百万人的庞大组织。
而农会的武装力量,不算全民皆兵的民兵组织,光是正规军已经有九个旅,将近三万六千多人,编成三个主力师。
其中精锐部队是三个全火器旅,山西三巨头,每人手里一个正规师,一万二千多的兵力,一个火器旅,两个半火器半冷兵的旅。
别小看这个实力,已经可以吊打官军,或是“义军”。
萧云良、嵇慕、张国华这三个负责人,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拼命工作,才攒下这个根基。
当然,来自大后方源源不断的支援,也是整个山西基地的底气所在。
在深山里,一处处原来豪强们私开的煤矿、铁矿、铜矿都被占领。
一座座铁甲、兵刃、火器等水力工厂,沿着山间流量大的河流被建立。
被俘虏的官军也好、义军也罢,都在矿区认真的改造。
你说不认真的咋办?
凉拌!
一刀砍掉脑袋,送他早点投胎。
革命可不是请客吃饭,革命除了发自肺腑的教育,还有冷酷无情的镇压。
新兵训练三个月一批,正好赶上装备生产的进度,训练一批,武装一批。
原计划是准备明年再动手,那时候山西基地的实力最少再翻两倍。
汪鹏也不打算磨叽了,早一天解放,百姓们就少遭一天罪,现有的实力已经不错了。
咱们鹏大帅收复整个辽东时,正规军才多少人。
干就完了!
鹏大帅这边的军令一下,整个山西基地立马总动员,一支支全副武装壮大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武工队、游击队迅速回归。
山西武装力量开始整合,这一次是大动作,要把整个山西闹个天翻地覆。
赤旗下的老传统,要么就不打,打就打歼灭战,把敌人成编制成规模的消灭掉,才能让敌人知道疼,知道怕。
山西必救之处有三个,太原的晋王,大同的代王、和长治的沈王。
这三个王,又属晋王最尊贵,这一代的晋裕王去年(崇祯三年)十一月刚死,还要过几年才下葬(历史上是崇祯五年八月下葬)
晋裕王世子朱审烜还在守孝期,尚未承袭王位。
太原府可以说是山西省的政治中心,古称并州、晋阳、龙城,坚城厚墙,占地极广。
攻击太原,那就是捅了整个山西省的马蜂窝。
初步的计划,就是吕梁山根据地张国华出兵围城,太行山根据地萧云良出兵打援。
攻就攻敌之必救,围点打援的故智,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