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虫洞去明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659章 晋王一倒,山西吃饱(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夺了侄儿的皇位,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剥夺了所有藩王的兵权。

之后十几代晋王无一例外的平庸、甚至昏聩残暴。

年前刚死的叫朱求桂,谥“裕”,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墓地还在建,现在的晋王世子朱审烜在府里守孝,尚未承袭王爵。

杀进王府的红巾军,可不管你是啥王爷世子的,敢提刀的全部杀光。

最后在一堆尸体里,找到了被打成筛子的晋王世子。

萧云良确认没漏网之鱼后,安排人把所有的尸首全部集中到城外空地,等到好天气一把火全部烧成灰。

说到这天气也很给力,天一亮就下了瓢泼大雨,真的很悬,迟一步雨先下的话,平白会增添很多变数。

晋王府的收获,那叫一个夸张,年成虽然不好,但是备不住晋王府的地多啊,今年的收获可是堆满了粮仓。

要不是闹流寇,早就被他们卖出去了,好吧,现在全是咱们的了。

整个城里的所有官宦之家也好,豪富之家也罢,全部加起来都抵不上晋王家的一成。

那金银都没个准数,成窖成窖的银库,都没法按两算。有些百年前的银子都氧化的发黑了。

晋王一倒,山西吃饱!

可不是夸张之词,要是把其他两个王再办掉,就不仅仅是吃饱了,治下的百姓还能吃好。

这一次换做张国华在太原坐镇,萧云良补齐物资后,立马率军南下,直扑晋南的沈王府。

沈王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一子名朱模,生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一出生便被封为沈简王,藩地沈阳。

但由于当时朱模尚幼,沈阳又处于寒冷之地,其母赵贵妃便奏请皇上,改封潞州(今天的长治)。

永乐六年(1408),朱模十六岁时,就藩潞州。

王府就选在唐、宋节度使府邸的旧址上。

这里地势高而平坦,与上党门相对,曾是宋徽宗赵佶即位前任潞州节度使的府邸。

原也是宫殿建筑,修葺一番后,便成了沈王府。

沈王之子,除长子承袭沈王封号外,其他子孙,多被封为郡王和将军等。

王府族系的繁衍生息,到了万历年间,沈王府郡王以下,封将军的达到近千人。

朱模有六个儿子,分别被封为六个郡王:陵川王、平遥王、黎城王、稷山王、沁水王、沁源王。

六个郡王均围着沈王府建有郡王府,随着子孙的逐渐增多,郡王的分封也就越来越多。

最多的时候形成了28国,合而称为沈国。

当然房屋也就住不下了。于是在嘉靖年间(1522-1566),沈王府大规模扩修城门、城墙、府第等建筑物。

在沈王府周围又相继建起多处郡王府和将军府,毗连一片,盛极一时,百姓呼之曰“皇城”。

修成后的王府城墙周长三里,高两丈五尺丈,占地150亩,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亲王级皇城。

肥到流油啊!兄弟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