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了苏格兰的起义,因为财政问题和宗教问题爆发了激烈的内战。
从三十年战争开打,荷兰就迅速发展自己的海上势力。
1619年,荷兰派遣军队远征东印度,取代了葡萄牙人在东印度群岛的统治。
1621年,荷兰和西班牙的12年和平协议结束,两国开始重新交战。
今年(1631年),荷兰摧毁了西班牙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舰队。
整个西方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欧洲的战场,发生在东亚地区的剧烈变化,并没有吸引西方人的注意力。
……
对于在大明沿海的西洋舰船,葡萄牙、荷兰、英国的商船队亦商亦盗。
碰到硬的如郑一官这样,他们一样要纳税,碰到软的就直接抢。
而西班牙醉心于东南亚殖民和奴隶贸易,加上基本控制菲律宾和马来群岛地区,有了稳固的立足点。
他们虽然严重依赖大明的海商提供殖民地的物资和人力,但对加入与大明的贸易力不从心。
这个时代的西方最尴尬的地方,就是没什么货物能在大明销售。
西班牙只好靠马尼拉大帆船,不断的从美洲殖民地运入白银,诱惑大明海商前来贸易。
由于过于依赖华商华人,西班牙人对华人产生了病态的恐惧感。
对华人的打压控制不遗余力,华人华商受限很多。
28年前,大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西班牙人对华人实施大屠杀。
有据可查的惨死之华人,多达二万五千人,整个马尼拉的华人被屠戮一空。
28年后,这些不怕死的华人,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再次填满了马尼拉。
专门从墨西哥运送白银的马尼拉盖伦,每年二三月从新西班牙(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出发,在每年的五月到七月间抵达马尼拉。
每次都会派出二艘巨大的远洋大盖伦船。
马尼拉盖伦属于王室船只,向马尼拉的航行主要目的,是为菲律宾总督运去补助金。
也就是西班牙殖民政府,在马尼拉的行政开支。
这笔钱的金额每年都会有所变动,一般是20万到30万比索。
每比索的重量大概是37克,和大明的一两差不多,等于就是七八吨的白银。
菲律宾殖民地财政收入里,最大的部分来自美洲运来的银子。
其次便是从当地华人那里,征收的税款和执照费。
不过相对于殖民地政府的,所谓的巨大开销,和报上去的可怜收入。
如果没有王室的补助,菲律宾殖民征服,在书面上的感觉,是快要维持不下去的。
你懂得!
菲律宾总督给国王的信件中,每次都哭穷,要求更多的补助金。
王室补助经费虽然不是很多,但是马尼拉盖伦上还有其他非王室的财产。
比如新西班牙总督、国内的大贵族和商人们,在菲律宾采购货物的货款,菲律宾商人在美洲销售货物取得的货款。
这是一笔数目庞大的真金白银,必须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