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虫洞去明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705章 殉节之臣,就义之将,“北方锁钥”大同城(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再结合现代资料,汪鹏最后还是让化工组,和医学组,提纯了哪啥啥啥和某某某,很多不可描述的植物,叶、果、茎、根。

从动物实验到死刑犯的人体实验,再到小规模在临床上使用。

因为这个玩意,具有很大的致命性和成瘾性,所以汪鹏慎之又慎。

导致推进的很快,但是产量一直不多,而且只有高层,和特殊部门才知道它的存在。

也是在多次看到伤兵们咬着牙硬挺,让汪鹏很是纠结后,还是公开推出医用版,和兽用版。

主要是作为医院外科手术麻醉,减轻病患和伤兵的痛楚,以及兽医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最强效的军用版,被严格控制,作为特殊战线的利器。

所以,你懂得!

……

这大同城,现在四面透风,内外一起动手,轻松拿下不是问题。

大同城城高墙厚,夯土包砖。是大明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城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处,堪称“北方锁钥”!

这城墙的内部夯土,还是辽金时代的遗物,到了明朝初年,大同成为北中国最重要的防御屏障。

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大同旧城基础上增筑,形成雄伟的大同城墙。

传说徐达大将军善棋,他在修筑大同城时,其军事布局和城防设施浑然一体,好像一盘棋局,井井有条。

城大致呈正方形,以巨大的条石为基础,城墙内芯为三合土夯筑,外包每块重达17斤的青砖。

城墙高14米,垛墙上又砌长5米、高米、厚米的砖垛。

垛间距米,共580对垛子,据说代表了大同当时所辖的村庄数。

城墙外侧的护城河,深约5米,宽约10米,波光涟漪,上设吊桥。

城内有4条大街、8条小巷、72条绵绵巷,街衢规整通达。

每条大街中段十字路口各建一楼,东有太平楼,南有鼓楼,西有钟楼,北有魁星楼。

城中心为4座高大精美的牌坊,俗称四牌楼。

大同城为九边重镇之首,城高池深,设施严密完善。

众多的楼台、窝铺、壕沟,一道道纵横交错的防线,绝对固若金汤。

城不谓不坚矣,但自古以来多少坚城并非为强攻所破。

就如另一段历史上,大同总兵姜瓖先叛大明,又叛大顺,再叛伪清。

只有最后一次才正儿八经的守了九个多月,伪英亲王阿济格重兵攻城,死伤惨重,只能无奈围城。

最后破城还是内部动乱,姜瓖被手下刺杀后,汉奸们再次献城投降。

结果这一次阿济格为了泄愤,把大同满城尽屠,城墙彻底拆毁……

现在整个大同城守军不过两千人,精锐尽出,已经在太原城被萧云良和张国华全部拿下。

纸包不住火,也瞒不了多少时间,毕竟这些军官家眷啥的,不可能就此不闻不问。

常言道:人的名树的影!

大同城有天下闻名的满桂将军坐镇,一袭虎威在此、哪有宵小敢生乱。

大同表面平安无事,其实内在空虚的一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