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虫洞去明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719章 纵横七海,谁与争锋!秦兵败、天雄军来(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原本信心十足的三处统兵将帅,没有一个把山西的什么红巾军放在眼里。

要是当年的建奴鞑子,说不定会重视几分。

流寇而已,不知道用什么阴谋诡计,搞到了官府大印,抢占了几处关隘而已。

天兵一到,还不是立马束手就擒。

首先是挟扑杀紫金梁,剿寇大胜的洪承畴和杜文焕,这次没有大肆屠戳,准备把降兵当成炮灰用。

“万里黄河第一湾,风陵渡畔有古关”

洪承畴驻兵潼关守住后路和运输通道,杜文焕领兵一万从风陵古渡渡河。

没遇到什么半渡而击的险情,一路大摇大摆的来到芮城。

芮城县城不大,城墙还是夯土城,远远看去,也就几面旗帜,有一面上书“萧”字大旗。

杜文焕见状大喜,应该是匪首萧一刀。

一声令下,万余人马把这座小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看起来一攻而下的区区小城,连攻了三次,不但未能拿下,反而死伤千余人。

反正死的都是流寇俘虏兵,杜文焕也不心疼,看看天色将晚,士气受挫,也就扎营一晚,准备明日强攻一举拿下。

结果半夜就遭了毒手,无边无际打着火把的红巾军,有三四万人,仿佛是从地里冒出来的恶鬼,盏茶时间就攻破了大营。

杜文焕被家丁拼死救出,不顾黑夜,策马狂奔,路上摔死十几骑,终于拼死逃回风陵渡。

幸亏洪大人留着值夜的船夫和守将,这才把这几百人救回潼关。

杜文焕出征万人,回来不到三百,又羞又愧,气的老泪纵横。

待到天明时分,沿着渡口河堤,萧云良领着三万多头裹红巾的“流寇”。

把被甄别过的两千俘虏,押到渡口,在众目睽睽之下,全部斩首,扔进滔滔黄河。

一时间黄河水都成了红色,浮尸几欲断流的感觉。

陕西剩余的将帅见之,无不为之气沮,生怕山西红巾趁胜打进陕西,连渡船都全拖上岸,死守潼关不谈。

这一仗打断了大明陕西秦兵的脊梁骨,仅有的兵力自保都勉强,哪里还有余力攻击山西。

卢象升这边的天雄军,也算是后起之秀,原本一帮垃圾兵,在名将种子卢大刀的统帅下,居然脱胎换骨,也有了强军的模样。

卢象升整军的模式,有点像另一个时空的湘军。

队伍里的营头,都是老乡、朋友、兄弟、家人等等。

往往一个人战死,就可以激发大部分人的愤怒。

战斗精神极强,一旦遇上敌人,就紧紧咬住打到底,不脱层皮没法跑。

卢象升犹如古之名将、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

有次军队缺粮,士兵三天没吃饭,卢象升同样三天没吃饭,甚至连水都不喝。

“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这样令行禁止,上下一心的队伍,在明末简直算是另类,但不得不说确实是一支强悍的军队。

天雄军攻击的是平远堡,位于宣府镇与大同镇之交界。

平远堡在长城之南约10里路。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筑,隆庆六年(1572)砖包。

城高二丈五尺,周二里八分,一座普通的堡城而已。

取之!易如反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