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虫洞去明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722章 三线受挫,大明尴尬的山西剿寇(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边和其他两路截然不同的战法,敌我双方就是炮战,和山地战。

大军要想攻击太原城,只有从井陉关通行,但是周边的山林并不是绝壁,少量的精兵轻装而上,还是能够潜越的。

整个井陉关的山林里无日不战,这种战斗极其残酷,双方的遭遇战、伏击战打的精彩纷呈。

晋中师凭借更多的军力,更好的装备和地势,一直占了极大的上风。

打到最后,明军援军领兵的将领们,都跑到孙阁老面前哭诉。

真打不动了,手下精锐死伤太惨重,没了这些精兵,队伍马上都指挥不动了。

孙阁老也是气的咬碎银牙,毫无办法。

有心想把辽西精锐调过来,心中又是隐隐不安。

和山西的贼寇比起来,他更担心辽东军入关。

并且他严重怀疑,山西贼寇和辽东军有瓜葛,不然这些犀利的火器,总不能从天上掉下来。

这些顾虑和想法他都密折上奏,崇祯皇帝也是深以为然。

严令山东的刘振,不惜代价打探东北军和山西军之间有无牵连。

同时关闭辽西通道,驱逐商户,开始做出防御姿态。

渤海沿岸已经上冻,暂时不用顾忌东北军的水军。

从之前刘振传回来的情报,东北军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在倭国作战,这和福建那边传来的军报相符。

当时皇帝还松了口气,强悍的东北军,把军队都调去征倭,还和西夷开战,

这东北军也是狼子野心,不声不响就把棒国给生吞了。

要不是刘振的探子拼死送回来的消息,大明朝堂还都蒙在鼓里,只说这李倧怎么没消息了,朝贡也不来参加。

等刘振的情报传来,大明朝廷才恍然大悟,这东北军太狠了,刚打完棒国,又去打倭国了。

真真是好战分子,没读过圣贤书。

子曰:国虽大,好战必亡。

更何况这一偶之地,居然如此兵戈不休。

这是好事,倭寇也不是善茬,正好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打的越热闹越凶狠越好。

针对孙阁老的上疏,皇帝和几个朝中大佬也是头疼不已。

原本以为三路围攻,必能一举剿灭山西流寇的计划已经破产。

而且背后的原因,更是让他们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一旦东北军挥师入关,谁来抵挡,而且山东这边还有个什么红旗城在。

这真是如鲠在喉,吞不掉吐不出,就是难受。

主动进攻是不可能进攻的,但是只要隔绝东北军和大明的联系,不再输出物资,再做好防备。

应该、大概、也许能阻止东北军的非分之想。

眼看严冬将至,兵卒士气大跌,也难以维持,于是三路大军纷纷改成防御姿态,严防死守。

真定府作为关键位置,往北可护卫京城,往东南可增援山东。

于是这里的援兵不但不减,反而继续增加。

大批的装备粮食被调集,补充到孙承宗大营里。

山西的战事暂缓,准备年后聚集足够的力量,再效雷霆一击。

这一停战,可就是一个多月。

瑞雪飘飘!新的一年来临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