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包括民兵部队和外围的殖民军团,外籍军团。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是总有些不和谐的人会给你添堵。
譬如厦门的郑家,汪鹏答应过不会抢他们生意,不会去卖船旗这种明收保护费的行径。
前期合作的也挺好,互不干涉,各自安好。
事情从倭国被打下来之后就开始变了,从李旦、颜思齐等海上大寇开始,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和倭国的走私。
这一点和西夷的海盗侧重点完全不同,打劫只是副业,更多的是打击竞争对手的目的。
按照时髦一点的话说,就叫持剑经商。
包括红毛人空手套白狼的三角贸易,最重要的节点就是倭国。
好吧!现在倭国没了!玩不转了!
传统暴利的货物,突然就不吃香了。
现在在海上跑的海商,更多的成为赤旗下的运输船队,而不是交易船队。
这就从根子上,完全改变了原有海上生存模式。
傻子还会去郑家买船旗,帮赤旗运货运人,当然挂的赤旗。
等红武海军再次露出獠牙,生吞了马尼拉、巴达维亚在南洋站住脚后,郑家彻底的陷入绝望。
三角贸易就剩一角,还有个毛用?
也就只能收点英国人,和葡萄牙人,以及仿冒别国的西班牙、荷兰海商的保护费。
这利润一下子骤减到惨不忍睹。
虽然大明这边已经不用再贿赂了,这一个大头全投入到维持手下,居然也都不够。
海盗嘛,有奶便是娘,给钱才是老大。
只发个基本工资,连奖金都看不到的情况下,谁给你卖命?傻子吗?
郑家弟兄四个真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很痛苦!
其实要是就这样做做西夷的转口贸易,利用庞大的船队在赤旗下接点运输的单子,也能活的很滋润。
但是!吃惯了八个菜,你让他去吃盒饭,他觉得这是一种巨大的侮辱,绝对配不上他的身份。
浑然忘记当年也是吃十块钱盒饭的小伙计。
直系的手下还好,毕竟也捞足了,靠着老底子吃口安生饭也不错。
外围的伙计不干了,这特么的出来混就是想发财的,结果还不如老老实实打工去。
于是这批人两极分化,大部分老实一点的,跟老大打个招呼,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以后给短毛老爷扛活了。
反正海路熟,不用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多跑几趟赚个辛苦钱。
努力工作,表现好,在通过考核后,还能加入“华夏海运集团”。
嚇!那可就了不得了,发制服,在南洋的港口,安排免费的海员公寓。
咬咬牙眼一闭,就能娶个不错的土著媳妇,都不用花钱,抢着往你身上扑。
等干不动退休了,还有足够糊口的退休金,一直拿到咽气那一天。
死了单位还给安排墓地和棺材,子女还能拿一笔不错的抚恤金。
这不就是每一个海上讨生活的人,梦寐以求的日子吗?
哎嘛!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