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虫洞去明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790章 一个全新的种花家(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金风送爽、万里无云,天气极好。

大道12里长街道路两端,那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欢呼阵阵。

阅兵!阅兵!

向百姓们展示英雄部队辉煌战绩!

数万受阅部队,像一道威武雄壮的长城,从内城的城楼外解放大道绵延向东。

一直延伸到朝阳门外,各自参阅部队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这是典礼阵容最强,规模最大,受阅场面最为恢弘。

来自陆军、海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部队,军事院校部队等等、共两万名官兵组成22个徒步方阵。

接着是六个骑兵方阵,三个火炮方阵、两个火箭炮方阵,都是马拉的炮车。

然后是后勤部队战地保障马车方阵,最后是空军飞艇部队,在空中大象漫步式的低空掠过长街。

除了大小金刚号这一对宝贝蛋,这次将有一百艘小型硬式氢气飞艇,将首次亮相。

记住网址

很尴尬的采用人力驱动飞艇后的风扇,速度慢,比走路快不到哪里去,大风天气更不能升空。

只能装载两名成员,一个操控方向,一个拼命踩自行车一样的链条式动力,两人轮换。

在这个时空已经算是惊世骇俗了,哪怕就是只作为空中侦查,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为了这次阅兵,沿着解放大道的路灯柱上,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大喇叭。

专业的军乐队已经就位,不再是当年硬凑的小方阵,而是四百人的一个营编制的专业军乐队。

前期有他们奏响背景音乐试音,歌唱祖国的音乐响起,满城都是合唱的歌声。

随着六百名身穿草绿色军服(07式礼服)的标兵跑步就位。

沿着解放大道六千多米的长街两侧,20米一个人,从东面的朝阳门一直到西面的汉中门。

当然,标兵地面上的站位都做过标记。

7点30分,嘉宾全体入场,军乐队奏响迎宾曲

内部现职的不用多讲,各个行省的主官全部到场,教育、医疗、商业等各系统的主官,重点项目负责人全部到场,还有各地特邀的观礼嘉宾。

之前老东江镇的兄弟可出了大力。

这些年,东江镇在云贵就是最强武力。

现在彻底解放了,手下人也都纷纷退役。

这几年都成富家翁了,也不打算再吃这碗饭,有的就落户当地做做生意,开开工厂,有的拖家带口回到辽东故乡叶落归根。

这一支在另一个时空毁誉参半的军队,最后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大家都很满意。

其他的外籍佣兵部队指挥官,也都携带家眷到了现场。

像李自成和、卢象升、大师兄邝著银、刘运、这四位统兵大将都带着夫人回来参加大典。

现场闪光灯“嘭嘭嘭”亮成一片,今天的大典,有几百名摄影师,还有专门的摄制组。

(当然,是用的现代机器,数字设备,这是最可靠的内保系统专业人员操作。本时空的影像设备技术还没能突破瓶颈,影像想保留,也只能开挂。)

喇叭里的声音铿锵有力,介绍了台上重要嘉宾的身份。

上午八点整,鸣礼炮!

一百门12磅小山炮改的礼炮,同时齐射六次。

隆隆的炮声,这六年的光辉历程。

紧接着,高大的枣红马上孙大海意气风发,驱马来到胜利门城楼前。

孙大海大声汇报着,大家都知道用语。

“开始!”

汪鹏响亮地命令道,军乐队雄壮的军乐声再度响起,他下了城楼翻身上马。

这匹伴随了四年的白马,也见证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此时它好像也被今天火热的现场感染,大眼睛亮闪闪的,分外的精神,稳健的驮着主人。

他举起右手,五指并拢,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

向一排排、一列列精神抖擞的官兵们,致以统帅的敬礼

“同志们好!”

“统帅好!”

……

汪鹏检阅一圈后策马回到胜利门城楼。

“阅兵式,开始!”

现场指挥官发令。

随着最前端的军旗一挥,“刷刷刷”一片整齐的提枪声。

一百五十六名三军仪仗队队员,身着最新式的军礼服(07式)。

护卫着这面光荣的军旗,引导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如同峰峦城垛一般行进。

带队指挥官大声命令:

“向右看!”

“敬礼!”

“一,二!”

“啪啪啪啪!”

仪仗队全体由齐步转为踢正步,雪亮的军靴打着铁掌,踏在坚硬的水泥路上,节奏感犹如踏在人的心头。

旗手从肩扛旗刷的一下,把大旗像端枪一样指向前方。

阳光下,战旗如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