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虫洞去明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884章 尼罗河畔安巴莱镇,决战之地(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时马木留克骑兵会以严整的队形冲向敌阵,接近敌人时他们会再施放一波弓箭,彻底扰乱敌军队列。

然后策马冲入敌阵,用长矛或马刀与敌人格斗。

马木留克骑兵的刀法极其出色,他们可以在策马疾驰时,劈中悬挂在空中的一颗蜜枣。

而大名鼎鼎的大马士革弯刀,更让马木留克骑兵如虎添翼,在近距离格斗中勇不可挡。

可惜,现在已经是火器时代,哪怕是一名没有任何武技的农夫少年,学会火绳枪的装弹射击技巧后。

只要在射程之内,轻轻扣下扳机,或是捏合手柄。

一颗不值钱的铅子,就能轻易的把一名从小训练,武艺高超的职业骑兵送进地狱。

这种投入的成本都不成比例,所以哪怕是最简陋的火绳枪兵,也逐渐替代了精锐的战士。

很简单的道理,农夫多的是,精锐的骑士可是太难培养。

……

雷明和余蔡在开罗城里,缴获的战马可不是少数。

光是萨拉丁堡的马厩里,就有上千匹的好马,从城里又征集了上千匹驮马或健骡。

孙红旗的海军陆战队员,可是都受过骑兵训练,不能和正规的骑兵比,但是骑上马也能算是龙骑兵。

一人双马或三马的两支侦查连,分别盯着沿河而来的敌军大部队。

在望远镜这个神器之下,远远的就把敌军一切动向收入眼底。

而对讲机的使用,更是实时将敌情,及时反馈到萨拉丁堡的指挥部。

六万大军分两路来袭!

在战前最后一次作战会议上,战役总指挥孙红旗少将一锤定音:

“综合情报分析,我决定,决战地点定于安巴莱镇”。

他用细木棒指着沙盘上的尼罗河分叉处,一个不起眼的地名。

“按照两支敌军行军速度,最后的集合点,就是这尼罗河左岸的小镇,这里地势平坦,相当于让敌人背河而战”。

孙红旗把两面代表敌人的绿旗,插到河岸左侧的大片空地上。

又把代表迎敌主力的“复兴旅”的红绿旗,代表开罗治安旅的红白双色旗。

拉开一点距离,插在正对敌军不远的位置。

最后将海军陆战团的红蓝双色旗,插在己方两面小旗的前方,成三角形。

孙红旗笑眯眯的对大伙说道:

“咱们还是老传统,不玩击溃战,等敌军聚合到一起后,一次性解决,而且尽量放到离开罗越近越好”。

雷明也连连点头称是:

“主要是打扫战场方便,离开罗城也就十几里,光是把缴获的物资运回来,就省了不少时间”。

余蔡也笑了:

“我丢!这都快十一月了,这边还是这么热,比咱们福建可热多了!打扫战场慢一慢,肉都臭了!”

孙红旗也打趣的说道:

“我们山东那边有句俗话叫,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

其实就是因为马肉难得,不像驴子比较容易吃到,我们当年跟着鹏大帅可没少吃马肉、骡子肉,还是很好吃的。

对了,侦察连可是说了,骆驼也不少”。

“哈哈哈哈!”

一帮吃鱼快吃吐的好吃鬼,想到马上就要有马肉、骆驼肉大餐吃,不由口舌生津。

至于这敌军两万骑兵、四万步卒。

嘿嘿!算个屁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