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在这个时代看似牢固的殖民堡垒链条,在华夏军强势的战力之下,就像是个笑话。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华夏军是蛮横的直接从其七寸处一刀斩断。
远远向东方伸出去的蛇头,一下子就处于极度恶劣的环境下。
贫瘠的西伯利亚,小冰河的时代更是残酷的不行。
原本就是竭力生存的土著居民,自己都吃不饱肚子,哪里有余粮供奉给这些哥萨克强盗。
在其他地方珍贵无比的寒带皮草,在这里就是基本的生存物资而已。
但是铁料怎么办?火药怎么办?连铅块都要从莫斯科运过来。
限制了火器的使用,哥萨克也就只能仗着高头大马,比土著更结实的甲胄、刀枪和土著拼命。
粮食怎么办?盐巴怎么办?这些物资都是这些地方不能自产,或是产量极少的。
哥萨克可不是蒙古式的游牧作战,他们是依靠着城堡充当基地,不断的四处出击征讨。
那么现在惨了,后方的补给彻底断了。
天雄军的两个大佬,卢象升和满桂是越打越顺手。
越往东去敌人越弱,时间越长,敌人的作战意志就越差。
甚至出现底层哥萨克杀掉高层,举寨投降的。
这不是笑话,也不是夸张。
贝加尔湖东方向的哥萨克殖民军,已经绝望到极点。
很多据点都断粮了、靠打猎来勉强生存,有的连盐巴都吃完了。
有人会疑问,为什么不多运点过来?
一个是路程太远,100袋面粉,运到最前方的殖民据点,路上就要吃掉七八成。
再一个是,沙皇并没有对哥萨克无条件的信任,毕竟不是自己的直属武装。
顶多算是雇佣军,一帮打工人而已,把驴头前的胡萝卜吊在正确的位置,那可是个技术活。
于是在汪鹏面前就是这样的尴尬局面,敌人远远比预期的弱小。
来自另一个时空,对红色帝国固有的谨慎,和对“沙俄灰色牲口”的高估。
结果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汪鹏也有些汗颜,之前就高看了尼古拉一官和红毛鬼,这回又把这毛子当成劲敌,都特么是渣渣而已。
“就这?就这?”
鹏大帅愤愤的想着。
天雄军兵分两路,卢象升带着一师沿着勒拿河攻击,先打下哥萨克前年(1631年)建立的基廉斯克堡。
再拿下去年建立的最东边的雅库兹克堡,现在已经占领日甘斯克堡。(也是哥萨克去年建立的堡垒)
三个堡垒各留了一个营的守军,大部队押运着缴获的物资和俘虏,都在往回赶,争取在年前返回温泉基地休整避寒。
已经干掉了贝加尔湖东方向的全部哥萨克殖民部队,留下的一个营,将依托现成的堡垒,建立根据地。
召集周边的土著百姓,建立来自中原的正式统治。
满桂的二师,接替柏树旅驻扎布拉茨克堡后,留了一个团驻守,大部队一人双骑,奔袭叶尼塞河东岸的图鲁汉斯克堡。
一战而下,缴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