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捕星司之银城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十章 玉楼宴罢醉和春(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陈锋在主位落座,小刀看看满场,除了主位,均是四人一桌,娄明青和黄茂守在陈锋身后站立,就是李柏然都在邻桌坐下。

忽地传来陈锋缓缓说道:

“你要去哪?”

小刀循声看向主位,间陈锋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左侧显然有一个空位,主位上,张县令三人和商贾卢三峰在下首作陪。

张县令对着小刀挤眉弄眼,也附和的说道:

“对对对!小刀,快来,坐陈大人身边!”

小刀莞尔一笑,深知县令惧怕陈锋,便坐在了陈锋的左侧。

众人坐好,侍女便麻利的开始端上热菜,但凡银城有的珍馐菜式,今日全部摆上桌面。

陈锋挑眉说道:

“陈某人身为七省巡按,吃过不少美酒佳肴,但今日菜式还真是……少见的珍馐。”

张县令嘿嘿一笑,说道:

“这是银城地理位子好,商旅所带奇珍,只要今日在银城,那都是当即送来孝敬陈大人的。

陈大人不远千里跋涉,已是非常辛劳,还不辞辛苦为银城除害,再好的珍馐,也是应当。

大人和官爷们要是喜欢哪个,尽管说,临走时候一定送到您手里。

陈大人您等如此辛苦,吃些好的不为过。

并且,下官早就听闻,陈大人两袖清风,为官刚正不阿。是我朝第一公正廉明的好官。

能与您同席把酒,那都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得得得,说起没完,满嘴的马屁!

小刀摸摸嘴角,有点抽搐,张县令拍马的功夫,还真是一日千里,突飞猛进,显是做足了功课。

陈锋只勾勾嘴角,微笑不语,听着张县令的颂词不断,端起白玉杯,晃动两下紫红的酒液。

举起酒杯,朝着众人示意,酒宴开启!

随着碟筷轻碰,时而几个商人轮桌敬酒,气氛还算融洽。

怡红楼摆酒宴,外人概不招待,但是却多了一个外人,那就是张晚晴!

她悄悄到此,怡红楼的管事的哪敢阻拦,放她进入楼中。

管事擦擦冷汗,依着张大小姐平时的泼辣性子,定是冲到主桌去了。

今日却是一反常态的温柔,举止文雅。

并且还提了一个要求,令管事和老鸨,都张大了嘴。

酒走一巡,菜品三分,一阵悠扬的琴声如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在舞台后方响起,随之帷幔拉开。

十二个美人面带轻纱,腰肢摆动,身段弱柳扶风,却不失韧劲,从舞台后鱼贯而出。

她们都是一水的嫩黄束胸长裙为底,外罩嫩绿丝绸,三尺水袖缭绕轻甩,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银城,最缺少的便是鲜嫩的绿色,如此群舞,更能让人缓解视觉疲惫,使得身心放松。

琴声变化,似清风徐徐,吹开百花,舞台后方帷幔也随之飘荡开来。

一个红色的身影,随着琴声绽放开来,如一朵烈阳娇花,踏着音律,旋转来到台中央。

此时台上群舞女子均纷纷退至四周,中间的舞姬,一身大红罗裙,层层叠放,

四周舞女均是绿叶,此女便是唯一盛开的牡丹,娇艳一时不可逼视。

琴音渐慢,女子也停下身形,微微侧身仰头,一手捏着凤指,向上伸展,一手提着身后裙摆,衬得身材,更加凹凸有致。

此时众人也看清了了女子样貌。

不是张晚晴,又是谁。

张县令品着酒,此时,酒液顺着张开的大嘴,潺潺流了下来。

吞咽一下后,张县令愣愣的说道:

“我的傻姑娘啊,你,你这是要干什么啊?”

张晚晴长得本就妩媚,此时跳起舞,更是魅加三分。

只不过,这媚眼如丝,只抛向小刀。

张晚晴娇艳如花,一双眼眸死死盯着小刀,就像要将他丝丝缠绕,层层捆绑一般。

在她心中,也是如此想法:看你能躲到何时,既然让我真的动了心,势必要让你完全属于我。

马鞭换成了红绸,漫天飞舞,配着一身功夫,便如壁画中的飞天,舞动起来真真让人惊叹连声。

如此妖娆,就是张县令也不曾见过。

台上火红一团,如一朵不断盛开的曼珠沙华。

台下阵阵抽气,均是惊叹之态,也不乏叫好如潮。

忽然一根红绸飞出,直奔小刀而来,见红绸迎面飞来,小刀纹丝不动。

红绸并未触及小刀,只在他椅子扶手上打了一个结。

再看另一端,也刚好系在舞台围栏上。

张晚晴一个纵身,跃上红绸,足下轻点,顺着红绸搭建的桥梁,身姿缥缈,婀娜多姿,便如杨柳临风,几个折转,便荡到小刀身旁。

单膝半俯,伸出纤纤玉手,抬起小刀下额,倾身拉近距离,朱唇微启,巧笑嫣然说道:

“做我夫君,可好?”

轰!

小刀脸色爆红!

就是旁观的张县令也面色通红,懊恼的捂着脸。

众人不住吸气,整个银城都知道张晚晴追求小刀,但今日如此场合,大胆表白,着实令人惊呆。

小刀挥开张晚晴的手,说道:

“晚晴,请自重,怎么如此,如此……”

张晚晴放下红绸,毫不在意的说道:

“如此不知廉耻是吗?

我开心,我喜欢,我就想你做我夫君!”

张县令忍不住了,训斥道:

“孽女,还不退下,如此伤风败俗,成何体统。

陈大人在此,你怎敢……怎敢如此轻浮。

给我滚出去!”

陈锋却是淡淡一笑,轻描淡写的说道:

“无碍,这节目好看,演的又是真心实意,就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有些遗憾罢了。

继续,继续……”

陈锋端起酒杯,随意举了举,便自饮起来。

众人正不知如何圆场时,台上又有了异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