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就像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为国为民,用不好,那就是祸国之本。
闻或跃能够理解皇帝想要掌控一切那种感觉,甚至如果他在登基初期,就有了暗卫从中协助,不知道会节省多少麻烦。
可,为了自己便利,就真可以为所欲为了呢?
其他皇帝无法对暗卫放手,因为他们真太好用了。只有闻或跃可以,因为他一天也没有用过,根本无从体会那种便利。再难朝堂之事,也还是靠他自己应对过来,他并没有产生依赖情绪,自然也就不觉得放弃了有多可惜。
他只要靠自己,就可以了。
于是,在闻或跃彻底想通之后,他就真去找了太后,明确表达了自己意见——她不想给他,他知道,但他现在也不想要了,不如原地解散。
闻或跃本觉得,这事应该很简单,太后没道理不同意,她一向是只要闻或跃过不痛快,她就痛快。
但是偏偏这一回,反对情绪最为强烈反而太后。
太后其实年纪也不大,她生闻或跃时年不过十六,如今连四十都不到。但凡稍微会一点保养,整个人都应该会显得很年轻。但是,太后不知道为何,早早就有了一头白发,老态尽显。她总是眉头紧锁,仿佛无论别人做什么都无法令她满意。
面对闻或跃时,太后更是一个好脸色都没有,不是指责闻或跃这里不好,就是说闻或跃那里不对,要么就是冷暴力直接无视。
在闻或跃当上皇帝今天也是一样。
不过,太后很少会对闻或跃发脾气,她就不是一个多么喜欢和人又吼又叫性格,因为她从小教育告诉她,只有失去了理智泼妇才会如此。她贵为中宫皇后,优雅与从容才应是她刻进骨血里,连睡觉也一刻不能忘记体统。
但是,就在闻或跃提出要解散暗卫那一刻,那太后却青筋横露,面目狰狞,一下子就好像要把这么多年忍耐都爆发出来,她声嘶力竭问他:“你到底是何居心?”
闻或跃都被问懵了,他能有什么居心?这些暗卫太后不给他,他用不了,就只能永远作为弃子放置在那里。既然他已经下定决心不用了,那为什么不早早放他们归家,换得一生自由呢?他害谁了?
太后说完之后也后悔了,极力想要假装刚刚什么也没有发生道:“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我……”
“您什么?”
“我未来孙子考虑一下。”太后面色铁青,话转倒是没什么错,就是难免稍显生硬,“你自己不用,你怎么知道你未来儿子就不用了?”
这还是太后第一回主动和闻或跃提起子孙后代问题。
事实上,在迎娶表妹那云时候,闻或跃还阴谋论过,太后是不是想等他和那云生下带有那家血脉孙子后,就把他给架空了,扶植着小婴儿垂帘听政什么。但是,太后并没有。太后一次也没有提过这种事,反倒是一直觉得自己挺对不起那云,对她时有补偿,照顾有加。
至于外人盛传什么,太后觉得那云太傻,准备再换个侄女入宫事,更是子虚乌有。太后确实更疼爱另外一个侄女,也经常接她入宫里聊天,但……
她根本不会让闻或跃碰到对方。
就仿佛闻或跃是什么色中饿鬼,严防死守,生怕闻或跃会再看上个表妹。
闻或跃本就对娶自己表妹没什么兴趣,太后如此防备,反而省了他不少事。那云这个妹妹实在不是一个省油灯。
说来,这点其实也很奇怪,太后对闻或跃态度就仿佛这不是她亲生儿子,但太后娘家那氏一族对闻或跃倒是十分尊重,在闻或跃被从天而降皇位砸到头上时,那家老太爷是第一个跪下朝拜新君,闻或跃长相与他舅舅也十分相似,谁也不会觉得他是抱来中宫嫡子。
从那云字里行间透露里,也可以知道,她阿爹劝过妹妹无数次,希望她能对闻或跃好一点。
闻或跃对自己舅舅印象也不错,因为他是在闻或跃小时候借住在大臣家里时,唯一偷偷来看过闻或跃几回人。
碍于先帝意思,那家大舅也不好对闻或跃表现出太过亲密情绪,但好歹闻或跃是知道,他曾来过,他一直在尽己所能关注着他。这也是闻或跃对表妹那云没什么芥蒂原因,她虽是太后侄女,却也是大舅女儿。
扯远了,总之,太后很多举动都前后矛盾。
闻或跃曾还想过要去探寻太后所作所为背后原因,试图缓解和生母矛盾,后面就麻木了,随便吧,她爱咋咋地,反正闻或跃是一定会按照自己想法来。太后不同意解散暗卫又能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