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佬她是万人迷[快穿]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废弃太子妃17(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其实事实并没有赵明盛说的那么简单,原本今日已经是第三天,再找不到解药皇上必死无疑。然而这种危急关头,太子又攻入紫禁城,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朝,倒是桓王一身伤地回到皇上的寝宫,将沾满鲜血的血融花干花交给太医,让太医配置出了解药。

血融花虽然已经灭绝,但是至少曾经在通州极为繁盛,寻常百姓家也会有珍藏的干花。即使百年间被无数人搜刮多次,但难免保证不了有些遗漏。

当时萧戎一来是想除掉萧桓,二来也是怕他真的好运带回了干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地派人在路上埋伏,企图灭口。

赵明盛看到浑身是血的桓王回来之后,才知道有人在城外埋伏他。当时桓王察觉到不对,假死脱身,让那群杀手背后的人误会自己已经被杀。到时候回京看谁知道自己被杀的消息,就知道背后的人是谁。

现在赵明盛看到萧戎的反应就一切都明白了。

幸而桓王有意藏拙,这才惊险归来,还带回了解药。只不过血融花的干花保存了近百年,药性逐渐流失,即使太医抓紧时间制作出了解药,也只不过能让皇上最后清醒一刻钟。

皇上醒来之后,第一要哭晕过去的淑妃和一身是血的萧桓,再听赵明盛将前因后果全部讲了一遍后,立马就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看来是自己的某个儿子嫌自己在位时间太久了,因此才突然出手。不管太子和德妃是不是被陷害,太子到底是包藏了谋反的祸心,不然也不会准备这么充分;再看萧戎,自己一出事他就立马把摊子揽了过去,也不是个善茬。

唯有桓儿,在这种危险又紧急的时候,冒险离开京城为他找药。先不说路途的危险,只算他能这么果断地放弃京城的局势、将机会留给萧戎,就足以看透他的真心。

没想到死到临头,唯一陪在自己身边的竟然只有这一个儿子。

明正帝这一辈子只有过两次冲动,无一不是让他极为后悔。第一次是刚知道淑妃的娘家被人陷害带兵谋反的时候,大怒之下将刚刚产子的淑妃打入冷宫,让她和桓儿吃苦吃了七年;第二次是因为边关大捷,将边秋的功劳算在萧肃身上,立他为太子。

临死之际,明正帝最后冲动了一次。他知道桓儿的性子不适合皇位,但是他还是将这个位子传给了他。

萧桓红着眼睛看着明正帝笑着咽下最后一口气,一直哭着要跟他一起下去的淑妃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一般瘫软在床榻前。

萧桓闭了闭眼,上前抱住淑妃,无声地安慰着她。

淑妃怔怔地看着床上折腾了她大半个辈子的男人,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盯着萧桓,喃喃道:“本宫下去的时候,倒也不怕了。”

临死都觉得她是最深爱他的女人,生的儿子也是最孝顺的儿子,在下面要是再遇到,倒也是不用怕了。

萧桓一言不发,他与母妃不同。至少皇上是母妃这辈子唯一一个男人,即使恨大过爱,真正解脱的时候也不会像自己想象中那么释然。而萧桓,他从小在冷宫长大,七年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一面,反而见了宫里最阴暗的每一面。

他对明正帝的感觉,生时做戏、死后不语罢了。

现在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一占据了他的思绪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边秋。

明正帝这一生,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是个冲动又感性的人。大部分时间他都隔着皇冠看别人,反而没有那么容易被人发现他最真实的性子。

除了一直跟在皇上身边的赵明盛,就是从冷宫中重新走出来的淑妃和萧桓。

而今天,萧桓突然发现还有一个人可能比他们更懂明正帝---边秋。

自从知道明正帝中了女子袖之后,一个隐隐的猜测就盘踞在萧桓的脑海里。这个猜测在明正帝将皇位传给自己的时候,彻底明晰了。

边秋她熟悉每一个人,设下一个圈套让每个人都钻入了这个局。她知道太子因为常年被压抑心理早就扭曲,变得敏感易怒且自大,于是她一步步将太子逼到死局;她知道萧戎有野心,跟他合作之后利用他一边对付太子一边加重他的野心,最后合谋毒杀皇上陷害太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