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尚书眼皮跳了跳,里生起一荒谬之感,不禁握紧中的笏。
其他人也注意到皇帝的视线,忍不住朝岑尚书看过去。
昭元帝道:“朕觉得岑爱卿的外孙女不错,诸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众人:“……”
所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皇帝,怀疑自己听错了。
岑尚书的外孙女不就是威远侯府的四姑娘,是这位四姑娘最近不是和三皇子传出绯闻,听说私底下要和三皇子议亲了吗?
听说昨赏花宴,太后还当众赏了那位裴四姑娘一串贴身的佛珠,示对她的喜爱,梅贵妃还十分高兴地附和……
等等,太后赏赐裴四姑娘,也没说是为什么,更没提选她为三皇子妃。
所其实是太后当时相中那裴四姑娘为太子妃,才会如此给她脸的?也只有太子妃,才能让太后如此厚爱,当众赏赐。
这么一想,又觉得完全没问题。
联系这半个月的流言,众人怎么觉得不对劲。
原来威远侯府的四姑娘不是内定的三皇子妃,而是太子妃,外面的流言搞错了?
或者是……
朝臣们小地看站在龙椅旁长身玉立的太子,哪里没看到他唇角若有似无的笑容,显然情极。
莫不是,太子也知道外面的流言,让皇帝赐婚,来个当众抢亲?
昭元帝宣布完这,和气地询问朝臣有什么意见,是对他选的太子妃不满意?
朝臣能有什么意见?更不敢对他选的太子妃不满意,这不是当众打皇帝的脸吗?
户部尚书道:“皇圣明,臣亦觉得岑尚书为人端敏,岑家诗礼传家,家风清,其外孙女更是娴淑端静、才貌双全,当为太子妃之选。”
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纷纷出列表示赞同。
安国公、镇国公、户部侍郎和翰林院的院士等倒是有些意见,但他们不敢当众说,也没有蠢到在这时候出口反驳。
皇帝突然在朝会提这,显然是已有决断,根本不需要朝臣反对。
他分明就是在通知他们,他已为太子择太子妃,不管他们有什么思,给他收起来,不允许他们拿太子妃之来作伐子。
不得不说,这位皇帝宠太子十年如一,了解帝王脾气的朝臣不会在这时候驳他的脸。
三皇子看着那群异口赞同的朝臣,垂下眸子,敛在长袖中的暗暗握紧,紧得青筋毕露。
这时,一道毫不掩饰的阴鸷视线落到身。
三皇子抬头,和高台的太子视线对,不意外地看到太子眼里的嘲讽和冷戾,似是在告诉自己,他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私下搞的小作。
太子不允许任何人胆敢去抢他的东西。
不管是人还是。
他要给自己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为自己私下的谋划付出代价,没脸待在朝堂。
果然,三皇子能感觉到那些朝臣落在身的目光,不知是嘲笑还是怜悯,或者是轻视……
昭元帝道:“来人,拟旨!”
便有候在一旁的翰林院学侍从官前。
“兹闻威远侯府裴焕之女,娴静淑止、秉端恭,持躬淑慎,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之美,静垂仪……朕躬闻之甚悦,特赐婚太子为太子妃。”1
昭元帝念,容貌俊雅的学侍从官狼毫挥就,一字不差地圣旨拟完。
朝会还未结束,赐婚的圣旨已传开。
这先传到后宫,后宫的两位贵妃在第一时间知道这道赐婚圣旨,赐婚的却不是威远侯府四姑娘和三皇子,而是威远侯府四姑娘和太子。
“哗啦”一声,梅贵妃中的茶盏落在地,摔了个粉碎。
她顾不得裙裾沾到的茶渍,猛地站起,厉声问:“你没听错?”
禀报的宫女赶紧跪下,慌忙道:“娘娘,奴婢没有听错,前朝那边伺候的宫人传开了,皇为太子和裴四姑娘赐婚,裴四姑娘后就是太子妃。”
梅贵妃眼前一黑,差点往后仰倒。
昨太后当众赏赐裴四时,她有多得意,现在就有多丢脸,丢脸得让她恨不得晕死过去,逃避这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