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如水掐住手掌心,面色如常地坐在那儿,承受众人的注目。
她暗暗擦了把汗,觉得这代的女人可真不容易,若是活得平凡些,就被人瞧不起,还被拉踩,活得身不由己;若是色一些,又成为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不管去哪都刻注,以防被算计。
裴织和太后聊了会儿,看向坐在丽贵妃身边的二皇子妃齐幼兰。
齐幼兰的肚子还没显怀,加上冬天的衣服宽厚重,压根儿就看不怀孕的样子。
“二弟妹,恭喜啦。”裴织笑着说,“有三个月了罢?”
齐幼兰含笑道:“正好满三个月,门无碍了,所以今儿便求了二殿下带我进宫,给皇祖母请安。”
说着,她双手轻轻地覆在小腹,满脸都是母性的温柔。
裴织眨了下眼睛,不禁和她聊起孕妇的注事项,以及育儿经。
周围的人目光似有若无地转过来,见太子妃和二皇子妃聊这种话,不禁有些诧异。
她们还记得上个月因为流言之事,太子在康平长主府闹的那场,导致康平长主如今仍是卧病在床,连这样的宫宴都推托身体不适,不能前来参加。
康平长主的身体一向健康,怎么可能养了一个月的病还没好?
估莫是没脸见人,所以才会称病在家,连宣仪郡主也跟着没脸见人,已经很久没有在人前。
虽说上次的事,康平长主是自作自受,但太子那通胡闹,着实过份了些。
不管怎么说,康平长主都是太子的长辈,太子不管不顾地跑去主府闹,实在不可理喻,很多人私底下说起这事,都是满脸不赞同,觉得有失储君风度。
可也有不少人觉得,太子此举不仅能有效地制止流言,也能为太子妃,就算胡闹,也不失真性。
也很符合太子的脾。
谁不道太子的脾不好,他都没对康平长主做什么,可见他还是手下留的……
总之,世人对这事的看法不一,褒贬不一,甚至有些人还改变对太子的印象,觉得他是个可靠的,嫁给他的女人会幸福。
瞧瞧太子妃,不就是个例子。
以前都是她们看走眼,因为太子脾不好,都以为嫁给他的女人不幸,说不定在他发脾,还会被他赏鞭子。
可太子妃嫁过去后,东宫平平静静的不说,太子对太子妃的敬重和宠爱可是有目共睹。
毕竟可没哪个妻子跑去庄子一住就是天半个月的,太子还能跟着一起去的。
皇上和太后对这事没说什么,说太子没在其中周旋,谁相信?
也因为这事,太子妃成为京城很多女人羡慕的目标。
每当那些女人和宠爱妾侍的丈夫吵架,就会拿太子对太子妃如何来说事,闹得那些男人都受不住,不得不退让。
有了一次退让就有二次。
很快的,那些夫人们发,太子和太子妃恩爱,对她们竟还有好处,更加推崇太子夫妻。
有羡慕的,自也有讨厌太子妃的。
这会儿,见太子妃主动和二皇子妃说起育儿经,不少人暗暗耻笑。
太子妃又没有养过,她能懂什么?别不是看二皇子妃有孕,暗中羡慕,故胡说八道,给二皇子妃一些错误的经验吧?
而,等她们仔细一,发太子妃竟说得头头是道,还挺有道理的。
荣太妃和裴织有些交,说话不用顾忌太多,罢不由道:“怎么着太子妃的话,还挺有道理的,可不就是如此!那些经验丰富的嬷嬷也总结过很多育儿的经验,和太子妃说的差不多……”
太后也是一怔,笑道:“她是个聪明的,学什么都是又快又好。”
至于为何太子妃都没养,学这个,太后没有说,周围的人也识趣地没多嘴询问。
她们在心暗暗嘀咕,难不成先前的流言是真的,太子妃真的躲在庄子研究孩子偏方不成?否则太子妃怎么懂这么多?
齐幼兰道:“嫂,您懂得好多,您这么一说,我心就踏实多了。”
她纯粹是惊讶,惊讶之余,也有些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