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安国公自然也想拼一拼。
对于这点,商先生和姬昙之都是清楚不过,听三皇子如此安排,倒也没有太过外。
商先生容温和,“谢三殿,合作愉快。”
姬昙之站起身,含道:“既然三殿愿出力,那再好不过。”
见三皇子拿出了他的诚,商先生和姬昙之自然也不吝啬,将他们的安排告之。
这次行动,除了先帝的暗卫外,还有一支约五千人马的镇国军将士。
姬昙之作为镇国将军之子,也有一批忠于他的镇国军,这些镇国军是上个月西南回来的,他们分批秘密京,目前驻扎在京城外三十里的山谷,听令行事。
商先生观测天气,发现这几日雨,便让姬昙之将那些镇国军叫回来,如今他们在京城外待命,随时可以出手。
三皇子听罢,心里觉得安稳许。
只是,看到暗卫抱着昏迷中的康平长公主过来,同他们一起出发时,他皱起眉头。
“们带着她作甚?”
商先生咳嗽几声,味深长地:“康平长公主是先帝最宠爱的嫡长公主,相信她应该很乐为先帝完成遗愿。”
三皇子听得眼皮微跳,回想过去发生的事,突然识到,他们计划已久,连自己都是他们计划中的一员。
他垂眼眸,掩住眸中的情绪。
唇角不经见微微地勾起来。
他们将他拉入这项计划中,又如不是他的一个机?
成了,他就是禹的皇帝,若是不成……三皇子闭了闭眼睛,不愿去想那后果。
夜渐渐地深了。
窗外的风雨声丝毫不见减弱,不过听那声势,就知道外面的灾情一定严重。
殿内四周点着宫灯,灯罩是用玻璃做的,整个殿灯火通明,格外明亮。
昭元帝坐在案前批阅奏折,旁边还堆着一叠的奏疏。
这两天雨,肯定有不少地方受灾,加之先帝墓碑被雷劈,导致今儿送过来的奏折不少,都在提这两件事。
李忠孝见夜深了,皇上还没有歇息的思,便让人去熬碗热汤过来。
夜雨天凉,特别这时间已经不早,本应该歇息的时候,却因雨带来不少麻烦,皇上无法歇息,不知道还要忙到什时候。
他实在担心皇上熬坏身,只能劝皇上吃些东西,保重龙。
热汤送过来时,李忠孝走过去,正欲要端过,谁知那送汤的内侍突然抬头。
“……”
李忠孝的话还没出口,眼尖地看到那内侍藏在袖口处的利器,吓得摔在地上,倒是避开了内侍挥来的匕首。内侍没理他,挥着匕首朝案上的皇上刺过去。
“有刺客!”
李忠孝吓得魂飞魄散,扯开嗓子喊,人也利索地爬起去救驾。
昭元帝坐在那儿,神色冷静,漆黑深邃的眼眸里倒映着刺客的面容和那泛着寒光的匕首。
眼看刺客即将抵达,一名暗卫出现,挡住了那刺客。
很快,暗卫和刺客缠斗起来。
李忠孝赶紧爬过去,抖着胖乎乎的身守在皇上身边,警惕地盯着四周,如果有刺客出现,他将毫不犹豫地用自己胖乎乎的身为皇上挡刺客。
昭元帝扫了一眼殿的情况,看向自己身边的奴才。
他道:“李忠孝,好像又胖了,瞧这腿脚都没以往的利索。”
李忠孝自责道:“皇上得是,明儿奴才就减肥,以后少吃两餐,定瘦成麻杆。”
昭元帝忍俊不禁,禹的普通百姓一日两餐,世家贵族则一日三餐,若是少吃两餐,他一日吃一餐不成?
李忠孝眼尖,发现殿内突然又冒出一些人,知道这不是皇上的暗卫,再次尖叫起来:“皇上,又有刺客!”
可惜就算他叫破喉咙,声音也盖不住外面迅急的雨声。
“皇上,他、他们是好像殿内突然冒出来的,并不是外面来。”李忠孝惊骇莫名,难不成这些刺客提前躲在殿里?
昭元帝看过去,发现这些刺客确实是殿内冒出来的。
这时,一名刺客提着剑,以极快的速度朝他挥过来,眼看就要刺中他时,一群暗卫涌过来,将他护卫在身边,挡住那刺客。
此时整个殿都乱了。
殿内伺候的宫人除了李忠孝外,还有两个内侍,两个内侍躲避不及,已经成为刺客的刀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