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实就是读书学习,反而去工厂做工,去田间地头工作,并不是必需的事情。
所以在城市里建设足够的教育场所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等到需要的时候,再东拼西凑,城市规划都会被打乱。
由于万城基业在这里面没赚什么钱,所以出让的价格比市场价格要低很多,这么多学校,平均每所出让价格为500万元。
光是这笔投资就高达7500亿元,加上前面的6000亿元投资,总投资规模为万亿元,投资规模非常恐怖。
要不是有大量的收入支持,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这些固定投资,后面会逐渐减少。
相比之下,他们的高等教育投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去年一共投入了50亿元,不是他们不想扩大投资,而是只能做到这个程度,有钱也要能花得出去。
去年他们的投资规模很大,但是净利润率却是不低,净利润率达到了28%,净利润额为5740亿元。
现在他们面临着诸多问题,第一个就是教师不足的问题,前年接手的学校数量还不多,勉强解决了教师问题。
去年接手的幼儿园和学校数量太多了,市面上没有足够的教师供他们使用,加上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辍学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整个社会的教师都处于紧张状态,再从其他学校挖人已经不好用了,而师范生每年的培养人数也是有限的,大部分也是被公立学校招走了。
他们不可能为了获得足够多的老师就拼命加薪水,一切都要有章法,老师薪水太高,家长们也承受不起,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初衷。
想要将这些刚接手的学校运作起来,并且维持充裕状态,需要的教师数量高达900多万,哪怕一部分老师从外面招募,缺口依然非常大。
好在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学生跟随父母进城读书,需要一个迁徙的过程,但是城市化进程不可阻挡,农村孩子进城读书也是不可逆转。
哪怕容纳率只有50%,也需要400多万的教师,有些学校哪怕是坐不满一间教室,该配备的教师依然要配备。
如果是以前,这样的问题是无解的,现在通用机器人的出现,算是解决了他们的难题,正好他也让麒麟基础工业集团扩大通用机器人的产量。
通用机器人有个好处就是上课不累,一台通用机器人就能带一个班级的所有课程,可以大幅减少通用机器人的使用数量。
反而是幼儿园的师生比例很高,一个幼儿园教师只能带几个小朋友,多了根本就忙不过来,照顾也不会很周到。
所以想要将这些接手的学校全负荷运作起来,需要通用机器人数量300万台左右,不过根据他们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平均只有50%的招生率。
暂时还是用不到那么多的通用机器人,200万台通用机器人就足够满足,再多的话,麒麟基础工业集团也忙不过来。
另一项工作,就是努力说服政府将民办学校纳入财政支付计划里面,不然全部由学生家长承担的话,需要支付的成本太高了。
他们虽然不想从这些学校里面赚钱,但是也没想过贴钱进去,毕竟这不是一家企业应该干的,就算支持教育,也要有个度。
该是谁的责任,谁就要承担起来,百姓交税就应该享受国家教育支持,如果是以前,他们的这项工作还不好做。
现在他们做这项工作,就容易很多,毕竟他们旗下的学校数量太多了,目前手里的学校数量占比太高,是不容忽视的教育参与者。
另外就是国家财政比之前要宽裕多了,他旗下的产业可是没有偷税漏税,收不上税的情况大幅减少,有能力支持国内教育发展。
关于财政支持教育普惠计划,目前正在推进当中,估计年后就能有个结果,到时候财政会按照学校人数补贴。
为了这事,新东方教育集团算是跑断了腿,三级政府都跑了一遍,去年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这个。
除了推动财政支持民营教育事业的发展之外,他们还推动财政对教育的支付比例,目前人均教育经费还是太低了。
教师的薪酬跟不上社会薪酬的增长,不说教师拿太高的薪酬,起码也要高于社会平均薪酬,薪酬太低会严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也会降低教师的质量。
这些都还算好的,真正困难的是,他们想要推动财政对幼儿园教育阶段的支持,不然昂贵的幼儿园教育费,不是一般家长能承受得起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积极推动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阶段,统称为基础教育阶段。
推动这件事情非常困难,因为需要修改教育相关法律,如果真的成功,就意味着九年义务教育,变成了14年义务教育。
幼儿园三年、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为了此事他们也是操碎了心,同时还在教育领域积极呼吁,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事情终于纳入了讨论议程,相关工作也在进行当中,不过立法程序比较麻烦,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赶得上新学年开学前完成。
对于他们这些工作,叶子书表示充分肯定,虽然他们只是一家民营教育机构,但是对教育的这股热忱,是真情实意的。
虽然想法是他提出来的,但是没想到他们如此卖力,关心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期,按照他的想法,事情可以去做,但是能不能做成,就看天意。
新东方教育集团不同,他们对此有一股势在必得的气势,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卖力程度让整个教育界都感觉不可思议。
为了避免非议,说他们是为了自己考虑,新东方教育集团把接手过来的基础教育业务,全部转变为非营利模式。
这就意味着前面投入的巨额资金打了水漂,就算今后能赚钱,也不能将这笔钱拿出来,决心之大,轰动了整个教育界。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个举措,才让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他们的身边,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呼声,才将这些事情推动了起来。
连他们一家民营企业都舍得下如此本钱,其他人只能乖乖闭嘴,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做事果然要事半功倍。
看到他们的表现,叶子书认为找俞敏洪果然没错,算是找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