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对封锁空间周围的主空间产生严重的干扰,里面的空间动作看上去很大,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最大效果。
因此利用空间技术改变地形地貌,花费的时间也不算短,也有一周左右的时间,里面已经是沧海桑田,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区别。
地形地貌改造完成之后,立即开始利用空间技术搬运植物种子,将其按照规划播撒在该出现的位置,而且什么阵势都是有讲究的。
想要处处都有美景,不可能完全按照自然状态来,必须要有人工痕迹,只不过不能过于明显,需要用心设计。
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反而更长,足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将植物种子放到应该出现的位置,但是并不代表就是成熟状态。
因为这个步骤做完之后,里面开始进行时间加速,经过千百年之后,一切都是沧海桑田,最终的结果,谁也难以预测。
这个过程需要持续1年的时间,时间流速是外界的一万倍,到时候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万年的远古森林。
接下来一段时间,人们会发现这片区域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会明显降低,该区域截留的水量也会逐渐增加。
而内部空间由于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水汽浓度也较高,和外面的气候会逐渐形成差异,甚至外面风和日丽,里面却是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
接下来的事情,和万城基业没有太大的关系了,郭东生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就回去了,这边留下部分安保人员,防止有人闯进这片地区附近。
等一年之后,万城基业需要开始建设中央魔幻城,想要尽快完成,他们需要提前将需要的材料生产出来。
到时候是采取人工建设,还是利用空间技术来完成建设,目前还没有定论,如果想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当然要使用人工建设了。
不过采取这种方式,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建造可以居住上千万人口的城市,需要花费两三年时间,甚至有可能会更长。
如果使用空间技术来达到目的,需要的时间就要少得多,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行,效率非常高,而成本却非常低。
实际上按照规划时间节点要求的话,使用人工建设已经跟不上了,大概率最终还是会采取空间技术来完成。
没有必要为了创造就业,就非得折腾,如果是叶子书,宁愿将省出来的钱,发给员工,也不愿意浪费太多的时间。
实际上能省下来的钱,只有人工栽培的人工费用,以及部分种子的生产费用和动植物的维护费用而已。
现在由于动用了空间技术衍生出来的时间之力,让动植物,在时间的作用下,真正经历了千万年的时间。
动植物种子和动物的样本数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自然繁殖的方式增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也可以通过时间来慢慢增加。
等揭开的时候,里面就不再是一个新生的森林了,而是经过千万年孕育后的森林,里面已经自成体系,能够完成自我稳定循环了。
真正花钱大头,还是建设中央魔幻城,之前的预算是15万亿元,就算动用了空间之力来实现建造,光是材料花费的成本,也要10万亿元以上。
总体来说,原本需要花费20万亿元的项目,通过新的技术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还节约了成本,现在只需要花费12万亿元左右,就能完成整个项目。
随后的一年时间里面,郭东生对此牵肠挂肚,很想要进去看一看,可惜在没有停止时间之力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进去,里面已经和外界彻底隔绝。
该动作其实也惊动了国家有关部门,普通人可能很少关注这个项目,毕竟大部分人甚至认为能完成的可能性都比较低。
但是国家有关部门的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该项目提议人可是叶子书,因此时刻都在关注该项目的进展。
当大批工作人员撤出巴丹吉林地区,但是从卫星图像来看,该地区却没有任何变化,显然不对劲,感觉整个项目都处于停滞状态。
因此派遣了调查人员过去看看,就遇到了和郭东生一样的境况,在空间笼罩的边缘,无论如何都难以寸进。
遇到这种情况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那种感受,仿佛整个人就处于迷幻阵中,看似一直往前走,实际上一直在原地踏步,那种震惊难以言表。
作为该项目的始作俑者,叶子书自然被千里之外的电话打扰了,这种事情自然不能说得太清楚,他含湖其词解释了一番,总算湖弄过去了。
虽然有关部门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也没有深究的打算,因为该技术已经超出了人类能接触的技术范畴,在他们心里,已经不是技术了,而是仙术了。
只是作为唯物主义者,不能明面上这么说,但是心里却是这么想的,叶子书在某些人的心中,重要性和神秘性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虽然明面上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是有关部门并没有真的视而不见,紧急组织了一支科研团队,直接入驻巴丹吉林地区。
开始对这个神秘的空间进行研究,他们倒是想要直接问叶子书,可惜知道问了也不会得到答桉,只能自己摸索。
如果他们自己研究出一些东西,叶子书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就像他给出的很多科学技术一样,他可以不告诉科研人员原理,但是不反对科研人员自己研究。
可惜想要通过该空间研究出一些东西,难度非常之高,没有基础理论的支持,以目前人类的认知水平,效果不会很大。
空间本就是非常神秘地存在,我们天天生活在空间当中,却对其只是甚少,甚至以往的物理学知识,不过是对空间中的物质进行了研究而已。
而对所处空间的研究,连门在哪里都没有摸到,想要依靠人类自己研究出空间理论,连叶子书自己都不自信。
要不是因为虚拟图书馆里面有场论相关的科学技术资料,要不是里面恰好又有空间方面的场论科学技术,连他入门都几乎不可能,更何况是其他人。
和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技术体系,跨度太大了,大到连他都认为不是时间能够解决的,除非是机缘巧合,才有可能获得入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