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朝的美好生活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82页(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金矿山就立在空间混沌虚无的旁边,上投已经有不少人在忙碌了,当然,都是机器人。

人家采矿那叫一个利索啊!

原矿矿石出来,放到肚子里!

李季阳:!

然后从嘴巴里掏出金块,纯度不高,参照物是李季阳拿进空间里的金子,弄出来金块,剩余的残渣直接从脚底板漏了出去。

李季阳:!

然后把金块放进后背箱子里,一个机器人,他也不知道累,能不停歇的一天弄出两箱金子当然,这还是因为没有那么多充能板补充能量,不然还能再多两箱金子。

那个,先不用忙,一天弄点就行,现在还不缺这个。李季阳尴尬无比,他当时是想着弄个金矿来着,但是并不着急弄金子。

他如今还真不缺钱!

哦,那就慢慢来,您还需要什么?各种金银制品吗?零零一好像一个奢侈品推销员一样跟李季阳开始推销他们空间里的各种好东西:我们还种出了各种药材,三七、甘草、黄连?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李季阳哭笑不得:需要,不过你先给我多多的种植三七,然后磨成粉。

这东西不用别的药材相配,自己就能止血,内服外伤都好使。

第175章三七金不换

说起三七来,李季阳就想起一件事情。

三七是中华最早发掘使用的名贵药用植物之一。

但是它仅产于西南部。

当地民间应用年代自然十分久远,但是中原直到明朝万历年间,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始载《本草纲目》一书中,才使其广泛流传。

皆因在古时民间医家多右秘药秘方秘技而不外传者。

故一种良药由隐秘至公开使用,无疑是有很长时间。

《本草纲目》载: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痰血淋漓者,随即嚼烂冠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原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症。

这说明,在李时珍之前,对三七的功效就有确切定论,这是经历了不少时期的临床实践的结果。

由此可见,三七决不是当时发现和应用的药物。

在西南山地之间的居民将三七作为血症创伤、滋补强身之药,代代相传至今。

说明对三七的发现和使用也是相当久远的,只可惜没有载于典籍,以供佐证。

而李季阳能知道三七,多亏了同寝的那哥们儿,某日夜谈的时候,本来主题是武侠小说,里头有个名字叫金不换,那哥们儿就说三七也有这个别名,据说在云贵地区,给金子人家当地的人都不跟你换三七!

可见三七的贵重之处,故而三七才有了个别名:金不换。

随后他们全寝的人就被那哥们儿普及了关于三七的知识。

现在想想,当时多亏了跟那哥们儿一个寝室,不然他一个人到战国时代,连药都没地方找去!

三七已经种植了许多,收获后也都打成了药粉,止血效果很好,我往里面兑了些茜草,效果更好了。零零一是个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机器人。

好,好,好!李季阳更高兴了:这个给你,五色草的种子,找块地方种了吧,用那个泉水浇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