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8章 新视频【感谢gb不标文案都被我创死他的小萌主】(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直接就给杜牧气笑了,把人得罪的死死的。怀疑李商隐是故意在骂他。

而且,李商隐还跟白居易关系不错,好到白居易说自己来世想当李商隐的儿子,李商隐还真给自己的儿子叫白老。

可是杜牧非常讨厌白居易和元稹。

他有个好朋友因为元稹阻止而当不了官,两人之间结下了大大的梁子。

杜牧更是痛批白居易和元稹写的诗上不了台面。

李商隐不知道他们之间有怨吗

还好意思来结交自己,他有脑子吗

杜牧想到此,叹了口气。

不应该对李商隐要求太多。

毕竟这位明明是牛党,结果又娶了李党的女儿,在两党之间反复横跳,把两派都得罪得死死的,日子过得和豪门狗血剧一样。

出了名的“大聪明”,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小李杜一提到他就要提起我”

“而且还排在我前面,唉,烦死了”

“小李杜”之间恩怨颇多,李商隐剃头担子一头热,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终究没有“大李杜”和谐。

被无数人关注的李贺此刻正怅然若失地拿着纸张。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居然能被后人写出那种高度。

化腐朽为神奇。

诗句脱离了个人名利场,来到唯物主义辩证法上。

可惜今生无缘得见。

他正惆怅的时候,又听见天幕说他的事情,心中有些好奇,轻声自言自语“只流传两百四十首诗”

“我放在表弟那里的诗,就不止这个数了。怎么流传的这么少”

老母亲安慰他“现在各地乱得很,经常有兵乱,可能是他来不及带上那些东西吧。而且,谁知道你给表弟留了那么多首诗呢”

李贺自从听到那些对子,突然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整个人都焕发着生机,有了求生“等我好起来,我就去找他把诗拿回来,全部编进去,这样就不会丢失。”

这样的话,流传到未来,也能给知己看见。

这不也算是和诗吗

这时,那熟悉的女子声音传来李贺传下来的作品非常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唐人所写的幽闲鼓吹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

刑部侍郎李藩很喜欢读李贺的诗,是李贺的粉丝,自己搜罗了李贺的诗,想给李贺做一本诗集。

他多方询问之后,得知李贺有一个表弟,这个表弟以前经常跟李贺互相写信,李贺给他写过很多诗。

李藩就去找李贺的表弟,想在他那里找到更多的诗,编入诗集。

李贺的表弟告诉他,李贺给过我很多诗,我也见过他很多草稿,我现在都记得呢。你不如把你搜罗到的诗给我,然后我给你整理一下,看看里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给你改一改。

李藩一听,还有这等好事

他高高兴兴地把自己手上的诗全交给了李贺的表弟,然后回到家里静候佳音。

结果过了一年,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他于是找到李贺的表弟,问诗集做好了没有

结果李贺的表弟说“我从小跟他一起长大,他傲得很,我很讨厌他,一直想狠狠报复他。他给我的那些诗,我全都丢到厕所里去了”

“你给我的那些诗,我也全丢了”

李藩气得要命,把他赶了出去,悔恨了很久。所以李贺传下来的诗句很少。2

谁能想到李贺的表弟居然如此叛逆呢

李贺“”

李贺的母亲“”

古青青清代文人陈成曾经说“昌谷之诗,唐无此诗,而前乎唐与后乎唐亦无此诗”

他只活了二十七岁,还未到三十而立,已经开宗立派,登堂入室,创立起了自己特有的奇诡冷艳的“长吉体”。

光是这份特殊性,就足以让他上悠悠我心这里的十大诗人榜单。

悠悠我心版唐宋十大诗人第九,李贺实至名归

紧接着,声音戛然而止,视频消散一空,天幕中只剩下一句话。

“下段视频,将在五天后播放。”

无数世界的人津津有味,讨论李贺这位才子的事情,争相背诵天幕收录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不是大唐人,此生无法跟李贺相见,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而李贺所在的世界中,很多行动力强的人,已经在收拾行囊,往李贺这里赶来了。

那可是天幕点评的第九诗人现在谁还有李贺名气大谁还比他更风光

他们要向李长吉拜师学艺

无数人在往河南昌谷这个小山村狂奔,生怕落后一步。

自从天幕提出李贺的名字,就有村人反应过来,包括刚刚路过李贺家门口的两个村民。

他们震惊不已,心中嫉妒得要命,可是又无可奈何“这怎么会”

“他凭什么被仙人点评诗写得有那么好吗要是写得好,怎么会蜗居在这里”

紧接着,他们便看到很多同乡人拿着东西,往李贺家里跑。

大人带着小孩,拿着束脩,想给小孩拜师。还有人拿着贺礼,想去恭喜。还有人就是纯粹想看热闹。

当真是万人空巷,热闹得都不像是小山村了。以前他们办喜事,家里都没这么热闹。

老母亲独自出去,把门关紧了“你们别打扰长吉休息”

他们叫得亲热“知道的,长吉这下要发达了呀”

“听说长吉病了,我家里有棵老人参,祖上传下来的,特别补,他需要不”

门外人声鼎沸,和以往萧瑟的模样大不相同。

李贺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让他从地狱到天堂。

何其神奇。

何其幸也。

他从窗子那里看了很久,没看到表弟的身影,心中无言。

表弟家距离这里不远,这么久时间,爬也能爬过来了,可他偏偏没来。

他有些晃神,他知道自己心高气傲,也因此得罪过不少人,却没想到珍之爱之的表弟也对自己不满。

可他改不了,要是改了,那还像他吗

他叹了口气,收回思绪,暗下决心,自己的诗集自己编。

再编一本昌谷集吧,收录所有诗

李贺的长辈韩愈看到天幕之后,双手负在背后,心中百感交集。

他收了很多弟子,对李贺印象很深,也对他非常关注。只是自顾不暇,没有办法照顾李贺。

算算日子,他今年二十七岁,他现在身体还好吗

悠悠苍天,为何如此薄待他

他忧心忡忡,准备去看李贺一眼。

至于那弟子刘叉,看到天幕的时候,倍感不妙,收拾东西跑了。

韩愈也没有留他,刘叉诗风奇诡狂气,和李贺有些相像,不然他也不会收下他。

谁知道他品格居然如此之差,居然行偷窃之事。

看不起他写墓志铭也就罢了,直接走就是了,偷他的钱是怎么回事

那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维持家用的

结果宫中突然传来消息,天子要召见他。

他只好放下念头,跟人前去皇宫,觐见唐宪宗。

他默默想,这下可算是托了长吉的福,不然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出头,得以和天子交流。

杜甫边看天幕边喝着酒,很快酒喝完了,视频也放完了。

酒家的客人已经闹腾过好几轮,现在还在念叨那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杜甫心里也很惆怅。

安史之乱,国土沦丧,整个大唐变成了一幅绸缎,人人都想来撕扯。

他也想收取关山五十州啊

这个未来远房表侄子写诗直中他下怀。

他一开始没认出来李贺,因为这个时候李贺还没出生,他只认识李贺的父亲李晋肃。

李晋肃的祖先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八叔郑王,所以他们家属于郑王一脉。

杜甫家庭背景就不得了了,祖父是著名诗人杜审言,母亲有李唐王室的血统。

所以李晋肃是杜甫的远房表弟。

不久前,李晋肃从湖北公安到四川去任职。

暮年的杜甫对于亲人无比看重,即使关系隔得有点远、还是第一次见,也非常热情。

他依依惜别,还给李晋肃写了首诗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余下沔鄂。

李贺的家乡在河南昌谷。

杜甫的家乡在河南巩县,距离李贺不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