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白乾坤传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十二回 审食其被疑与吕太后有染 戚夫人孝惠帝陷因果报应(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早晨的长安城笼罩在雾霭之中,龙首塬上的未央宫,高大的门阙似在轻纱薄幔之中,随着雾霭慢慢地散去显现出高大的雄姿。太阳拨开遮雾冉冉升起,未央宫宏伟巍峨的宫殿群,被太阳光映照得金碧辉煌。

宽阔浩大的正殿广场,两排手握长戟,头戴铜盔身披铠甲的卫兵,泥塑般分列肃立在通向大殿的马道两旁,威仪而庄严。

未央宫大殿中央,高皇帝头戴冕旒,身穿龙凤日月星辰等图案的黑色冕服,正襟危坐龙椅之上,左右分立两排文武官员手持象牙笏板,个个规规矩矩严肃站立,正在早朝议政。

高皇帝左右看看文武大臣,吞吞吐吐有些难以启齿说道:“我,我还是再想,再议一下,我总觉得,刘盈儒弱,不类我,难以镇国。这如意灵透聪颖,类我,可担社稷大任。我想改立如意,诸位爱卿看这样定如何?”大臣们又惊愕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想这皇上怎么就如此痴心疼爱这戚夫人,自打立了刘盈为太子,心里总是耿耿,铁了心要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

太子太傅叔孙通涨红着脸从朝臣左列队走出来,至队列中间站定,鞠躬谏皇上说道:“老臣惶恐,老臣愧对皇上的信任,愧对皇上的重托。”高皇帝赶紧说:“这不是爱卿的过错,是太子性格懦弱,不堪大任。”

叔孙通又道:“过去晋献公因宠爱骊姬而废了太子申生,改立骊姬的儿子奚齐,结果使晋国乱了几十年,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始皇帝也是没有及早定立扶苏为太子,结果让奸臣赵高钻了空子,伪造遗嘱立了胡亥,从而导致了社稷的灭亡,这是您亲眼目睹的。如今天下人全都知道太子仁义孝道,皇后又和您一起共苦淡食出生入死才打得天下,您怎么能背弃她呢!如果陛下一定非要废掉太子改立小的,那我就以颈血污地死在你面前。”

高皇帝色变说道:“算了,算了,我只是开个玩笑。”叔孙通又说:“太子是国家的擎天之柱,擎天之柱一动摇,天下还安稳吗?”皇上这才说:“太傅,我知你忠心,我听你的。今天暂不议此事。”高皇帝这次朝议只得作罢,大家看得出皇上仍心有不甘。

椒房殿坐落未央宫正殿北侧,坐北朝南,殿前矗立双阙,殿内用花椒树花朵粉末涂刷宫墙壁,呈粉红色,散发出芳香味道,似暖洋洋的大暖房。高皇帝跌撞风火闯进了椒房殿,贴身太监小跑着紧跟在皇帝的后面,皇帝撩衣坐在大床边上,没好气样子,右手托着下巴颏闭上了眼睛。

戚夫人见状,赶紧过来,蹲下身子盯视着高皇帝,低声嫩音问道:“皇上您哪不舒服?又是哪个臣子冒犯了皇上?”轻轻地抚摸着皇帝的后背。高皇帝睁开眼睛,看到戚姬那娇美关切的样子,一切烦心之事都烟消云散了。高皇帝道:“谁敢冒犯我,我只是生自己的气。”“您可要保重龙体,如意儿和我还指望皇上恩宠呢。”高皇帝瞪大眼睛说道:“如意儿呢?”“在博士那学习。”

戚姬欣喜道:“臣妾,为皇上新编排一舞蹈名曰‘天女散花’,等着皇上回来欣赏。”宫女为皇上更衣,换上便装,太监和宫女簇拥着皇帝,来到殿堂上的华台上坐定,戚夫人上寝殿去换舞装。

只见一宫女打扮成高丽女,身穿绿袄红长裙,花枝招展,长鼓横挂胸前,迈着轻盈的碎步,右手执竹片飞扬点敲击,左手应拍击鼓,婀娜旋转,舞蹈高丽长鼓舞,随着长鼓鼓点,躲在帷幕后的笙、瑟、琴、钟、丝笛等乐器一齐奏响,天籁靡靡之音,只见一仙女手提花篮,从大殿二楼飞出,彩带飘逸,飞舞长裙,沿大殿绕飞一周,飘飞在上空洒下鲜花瓣,花雨点点,晶莹闪亮,殿堂忽而明亮异常,弥漫奇香,好似天上仙境。

戚姬穿着飞天女子样的霓裳,曼舞飞扬登场,翩翩如鸿雁,肩窄如削,腰细如束,高耸云髻,头戴金钗步摇翡翠首饰,颈项白皙秀美,白里透红娇嫩瓜子脸,柳叶弯眉,红唇皓齿,可人亮眼,身披点缀着闪闪明珠的霞帔罗衣,拖着薄雾般长长的纱裙,伴随着丝竹音乐舞蹈,散发着幽兰的体香,入骨醉魂,柔情似水。高皇帝看到,真似仙女下凡,情不自禁站起,戚姬投入怀抱,搂抱在一起,亲昵缠绵。

高皇帝与戚夫人拥抱亲昵时,执事太监拦挡不急,老臣周昌有要事奏报急急闯入椒房宫,周昌见此情景,扭头便跑,高皇帝看得真切,松开戚姬,未穿丝履,赤着脚嬉笑着上前追赶,追上之后,抱住老臣周昌就是亲昵,骑上周昌的脖子,大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倔强的挺直脖子,昂起头说道:“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刘邦听了哈哈大笑。高皇帝自此从心里由衷地敬畏周昌。

吕后年纪大了,人老色衰,常留守都城,很少见到皇上,再加之平日里吕后端庄素美,在皇上面前表现得有些冷淡,虽然两人间相互依重尊敬,但肌肤间相近相亲日渐生分,表面上相敬如宾,而感情上却越发疏远了。而戚夫人长得如花似玉,温柔体贴,能歌善舞,高皇帝每次出征,都带上戚夫人,戚夫人日夜侍奉皇上,得到高皇帝“集后宫万千佳丽宠爱于一身”,经常撒娇粘糕泥耍哭泣,想让皇上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高皇帝也经常抱赵王刘如意在胸前,常常私下说与近臣:“不能使不类我的那个儿子,地位居于如意爱子之上。”

汉十二年,高皇帝亲征英布叛军击败后归朝,这次平叛中又第二次受到致命箭伤,因箭伤引发的疾病更加严重了,感觉身体越来越差,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快到了尽头,所以怜爱戚姬和幼子如意日甚,恨不得日日牵手,夜夜相依,永不分离,因此废立太子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留侯张良认为易太子是治理天下的大忌,所以谏高皇帝要慎之又慎,高皇帝因爱蒙蔽了双眼不听劝谏,张良就托病告假不上朝理事,云游四海去了。高皇帝立下鸿鹄之志,大汉江山来之不易,由于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改立太子,使得他还有些犹豫。

吕后居于长乐宫,端坐在长信殿的檀木华榻之上,太阳的光辉映照在吕后身上,穿着绛红色罗纱衣裙,高高的云髻插绾金钗,面色冷峻肃穆,一侍女香莲急急碎步来到吕后近旁,低声对吕后说道:“未央宫传信来,今天朝堂上,听闻皇上又在议改废太子之事,说什么‘刘盈仁弱不类我’,‘如意类我’等话,周昌、叔孙通等大臣都极力反对,大家观之皇上仍心意不移。皇后看如何是好?”

这时见一俊男,步履稳健,威风凛凛走入大殿,高高的身影洒映在大殿门内的紫红地毯之上,头戴齐地高冠,身披黑色立领大氅,凤眼蚕眉大眼,鼻直口方,脸白微红,手执一竹简,倜傥洒脱,风度翩翩,来到吕后面前,撩衣跪拜扣头道:“审食其,叩见皇后。”吕后将手中玉如意,摔在地上,玉如意硬生生断为两节,宫女们都被惊得稽首低头,厉声说道:“宫中发生这样的大事,你怎么才来。都要把我急死了,连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你们都门外守着,把门看紧,没有我的招呼谁也不让进来。”指点着宫女们说道,宫女们倒退着站到了大殿的门外。

吕后对审食其说道:“辟阳侯,坐到我这来,在我面前用不着那样卑躬屈膝,你知我心意,咱俩间没有什么秘密,我把你当成知己,你我最亲密,也只有你能帮我。”

审食其抬起头来盯视着吕后说道:“皇后对我恩重如山,能为皇后办事,我心甘情愿,没有皇后就没有我审食其的今天,谁对皇后不利,就是我审食其的敌人,我就是豁出性命,只唯皇后差遣,甘愿为皇后赴死效命。”

吕后脸色略显赤红,起身双手拉住审食其的手,说道:“坐到这里来。”审食其腼腆异样地说道:“臣子不敢,那成何体统,我还是站在这听皇后吩咐吧。”

吕后又坐回华榻上说道:“她住进了椒房殿,俨然成了皇后,真是妲己转世,不知使了什么法术,把皇上迷惑得五迷三道,今天朝堂上皇上又重提废太子改立那孽种之事,这可如何是好?这让盈儿和我今后怎么度日呀?”吕后凄凄惨样眼泪汪汪地盯视着审食其,审食其思索一下说道:“我听说当今天下只有留候张良善计谋,皇上很信任他,我想应问计张良。”

吕后问道:“我不能亲自出宫,办这事,由谁去最合适呢?”

审食其答道:“我看家兄建成侯吕泽位高权重,是自家人,又和张良有交情,建成侯可担此重任。”于是吕后命身边的人,传召建成侯吕泽,密令其寻找云游四海的张良。

吕泽派出亲信,四处打探,终于在商洛山中,找到张良下落。吕泽亲自带上车马,把张良拉扯接到家中,对他说:“您作为陛下的宠臣,常为皇上出谋划策。陛下欲易太子,你怎么还能高枕而卧呢?”

留候张良道:“当初皇上数陷于危难困境时,采用我的计策。现在天下安定了,皇上因亲情溺爱才想要易太子,这是骨肉血亲之间的事,即使像我等这样的重臣,再有一百个也没有用!”

吕泽双手攥住张良的手强行道:“不管怎样,您得给我想个办法!”

张良道:“这样的事情难以用口舌之争就能达到目的。皇上有想招而不得的隐士贤人,在当今天下有这样四个白胡子老头,就是商山四皓,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位博士官智囊团中的四位,职掌着“通古今,辨是非,典教职”等职责咨询应答官。年纪都在80岁以上高龄,皆因皇上傲慢轻视人,所以逃到山中隐藏起来,坚决不愿做汉臣。但皇帝偏偏死心认定此四人为大德高人,如果你们能够不吝惜金银财宝玉帛,并让太子亲自写好言辞肯切谦卑的书信,派遣华车和辩士诚心诚意去请,应该能请得动他们。他们来了后,以宾客之礼相待,并且使他们时时随太子入朝,让皇上见到这四皓,一定惊讶而必然问之。皇上知道有四皓贤人辅佐太子,或许会有一用。”

于是吕后令吕泽让亲信拿着太子的谦卑诚恳的书信,深躬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竟然都来了,客居于建成侯吕泽的住所。

一次闲暇时,皇帝摆置酒宴,太子在一旁侍候,发现四位老头跟在太子身边,他们的年龄都在八十多岁,须眉皆白,仙风道骨,衣冠楚楚壮美,不同凡响。皇上很惊讶,就问:“你们四人是谁呀?”于是四人上前鞠躬施礼,各自报出自己的姓名道:“绮里季,东园公,夏黄公,甪里先生。”皇上听后大为吃惊,说道:“我请你们多年,你们都逃避我。而今天为什么跟从了我儿子呢?”四位老人回答道:“陛下轻视读书人,又爱骂人,我等坚定守义不受辱,所以因为恐惧而逃亡隐匿。今天私下多方打听证实太子仁孝,恭敬爱护天下读书人,知道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舍生取义,所以我等就来了。”皇上说道:“烦请诸位好好替我照顾好太子。”

四位老人敬完酒,和太子一起离去。皇上目送四位老人离去,指着他们背影对戚夫人说:“我想更换太子,他们四个人辅佐他,太子羽翼已成,难以撼动了。吕后真成了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听后,失望地啜泣起来,皇上伤感地说道:“为我跳一只楚舞吧,我为你唱一首楚歌。”击缶而歌,歌唱道:“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戚夫人合着节奏光着脚,跳起悲凉的楚地舞蹈,高皇帝声音沙哑唱了几遍楚歌,戚夫人已是泣不成声低头伏在皇帝的脚下,皇上无奈地起身离去,酒宴就此散了。从此之后,高皇帝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了。

公元前195年6月1日高皇帝驾崩,太子刘盈登基,史称孝惠帝。

庄非子私下对秦武羊说:“我观之吕后,外表清厉,内心则澎湃,心中视审食其为夫妻。有鸠毒罂粟之狠心,少弱母强,必导致专权,汉王朝或将不可收拾。”

一日天气晴朗,惠帝刘盈去长乐宫见吕后,立于太后寝殿外迟迟不得召见,刘盈闯入寝宫,婢女们龟缩立于墙角,不敢正视,见吕后接近癫狂,强迫与审食其亲近,揪审食其耳朵,按于床榻边,见皇儿刘盈站立面前,吕后惊醒,梳理一下散乱头发,无地自容状,审食其赶忙站起,向惠帝行稽首礼,叩首不起,刘盈颤抖着看着母亲,扭头走出了深宫。吕后喊道:“盈儿!盈儿!”呆愣了许久,掉下泪来。审食其爬到吕后身边,惨声道:“太后救我!太后救我!”。太后看审食其卑怜状,也不理睬,令婢女梳理头发,重饰颜装。

惠帝刘盈回到未央宫,就下令把审食其投入天牢,辟阳侯审食其深信吕后一定救他,亲信家人探之,吕后深感惭愧,又不能替他说情,审食其沮丧到极点,叹道:“惠帝猜忌我与太后有染,这天大的冤枉。”

现已是审食其妻子的香菱,原来是太后的贴身宫女,是在未央宫建成时,吕后赐香菱和审食其婚配。香菱进宫稽首礼求吕太后,吕太后说道:“你回去吧,我到看看皇上如何处置,是不是还尊重他母后的感受,我自有主张。”

在幽暗的天牢之中,审食其披头散发,卷曲躺在苇席上,从小窗洒进一束阳光,心想:“太后对我,心存爱怜,简直是羔羊入虎口,真是动了真情。我对太后是真的没啥,这些年我与太后就是记恨的敌人所说的‘狼狈为奸’,得罪了不少人,致使这‘我与太后有染’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

庄非子曾评论道:“以高皇帝之雄才大略,吕后之咆哮,而审食其与太后如此亲近,而能顺事无所忌,其人真有过人之处呀。”

审食其卧在黑暗的墙角,闭上眼睛,历历在目,回想到了那战乱纷飞的年代:

记得吕雉初嫁给刘邦那天,满街欢闹,吹吹打打,四抬花轿抬来,见那吕雉穿着大红锦绣通袖袍儿,盖着绣花红盖头,似红彤彤柳条花束,被刘邦背进了刘家大院中的西厢土坯瓦房中。

那时刘太公继承丰地祖业,虽然没落,不像往日那样辉煌,但也是当地出名的大户人家,房屋几十间,田地上百顷。

我和刘邦的异母弟弟刘交交好,常常吃住在一起。刘交师从荀子的门徒浮丘伯学习《诗经》,才高八斗,多才多艺,整日里抱着书简来回踱步学习不止。

记忆最深还是,刘交模仿浮丘伯名师摇头晃脑诵读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心里美滋滋的,彼此一笑。

吕雉嫁进刘家第二天,中午时刘交对我说:“昨天晚上,刘季三哥喝得烂醉,新嫁的嫂子,咬了三哥胳膊一口,现在三哥还没起床呢。”

刘交大我两岁,拉我去太公房中拿取书简。我俩好奇,见那西厢房前,立一丽女,亭亭玉立,梳着十字发髻,佩戴着双蝶金钗,卵圆形脸,直鼻凤眼,柳叶剑眉,冷艳温玉,穿着官绿装花绣裙,似来自天宫,那时我才十六岁,青春萌动,暗自发恨:“要娶就娶吕雉这样的冷美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