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两百五十三章 准备(二)(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即便是李恪跟老蒋谈过这事,但老蒋也没答应让宋美龄拿钱出来用于采购飞机。由于宋美龄在之前的西安事变,让老蒋也不想为了这事去跟宋美龄争吵,只能让李恪自己想办法,为了方便行事,才给了他一个航空委员会副主任的头衔。

q-1战斗机,作为中国自产的第一款双翼战斗机,也是最后一款双翼战斗机。飞机制造厂研制的新式单翼战斗机暂时达到了服役标准,这300架飞机生产完后,就会开始生产新式的单翼战斗机。至于未来还是否生产q-1,就得看具体情况。

飞机制造厂并没有因为李恪的到来,而停止工作,加上他也不是第一次来,这些工人都或多或少见过他,所以也都见怪不怪了。

李恪来了大概十来分钟的样子,作为总工程师的巴玉藻则是匆匆赶来。巴玉藻是作为武汉这边留守负责人,要跟随这最后一批工人和机械一起去成都。

不过此时的巴玉藻满头大汗,身上甚至还有油渍,不用猜,这位总工程师又亲自去干活了。

“老板,你怎么亲自来了?来之前也说一声啊,每次都喜欢这么突然袭击。”巴玉藻跟李恪关系也比较熟了,对于李恪这习惯,虽然遇到很多,但难免有些抱怨。

“怎么?你这有什么不能让我看见的?”李恪开着玩笑。

“怎么可能?”巴玉藻当即反驳道。

看着对方作为总工程师,穿着工作服,还那么脏,李恪就知道对方又亲自干活了,“你这又亲自动手了?”

“嘿嘿!”巴玉藻笑着道,“刚好武汉大学来了一批学生,我这就打算亲自教教。不得不说,武汉大学的学生质量都很不错,早一批的都已经了公司的技术骨干了。”

巴玉藻指了指身后跟来的那几个年轻的面孔,年龄都不大,也就20来岁,一个个都显得很稚嫩,但却兴致勃勃,显然能来这家中国最大,也可以算唯一一家自产飞机的公司来学习,都很激动。

李恪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彰任,你躲后面干什么?”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看了看周围,有些迟疑,犹豫了一会便从人群中走出来,对着李恪低声喊了一句,“姐夫。”

听到‘姐夫’这个称呼,周围的人都惊讶地看着黄彰任,就连巴玉藻都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有这样的背景。

黄彰任,是黄淑仪的弟弟,现在是武汉大学的学生。{不过他的本名不叫这个,这个名字是他已故二哥的名字,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除名,便借用已故二哥的名字报考了武汉大学。本名暂时不知,所以还是用这个名字。

虽然黄淑仪只能算是李恪的"qingren",但黄彰任也不能否认,李恪是他姐夫的事情。不过之前因为李恪是他眼里的反动派,所以一直不想承认,后面相处多了,才默认了这个事实。

黄淑仪也在一旁,看到自己小弟,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过多交谈,毕竟这个场合不合适。而且两姐弟也经常见面,所以也不在乎这一时半刻的。

“彰任,学习期间,多向巴总工程师请教。不仅是他,还有你们都一样,你们的肩上担负着设计并制造飞机的重任,等将来,你们生产的飞机会由前线飞行员驾驶,保卫国家领空。都好好努力。”李恪便借此机会,好好鼓励这些学生。

“李主席,我们能去报名参军吗?”其中一个学生跃跃欲试道。

“原则上是可以,但我不建议你们去参军。你们这些学生、工人,都是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去前线打仗,就是浪费,也辜负我和国家对你们的培养。

相反,你们留在后方,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飞机,不仅能最大能力的帮助前线战争,也能发挥你们的最大价值。中国不缺士兵,但是却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你们担负着国家的复兴的希望。我希望你们能认清自己的道路。”李恪很有耐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