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二次徐州会战(八)(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但这个钢铁产量,跟日本比还是差了不少。今年的日本钢铁产量{本土加上朝鲜、东北}已经超过了700万吨,这就是差距。好在日本的钢铁主要用在海军方面,勉强算是一个好消息,不然仅凭日本的技术,不可能才这么点坦克,重武器虽多,但也不是特别有优势。

对于自产坦克的事,廖耀湘不太关心,他倒是关心他的部队是否可以投入战斗。而他从李恪的口中听出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我们可以参战了?”廖耀湘惊讶道。

“自然。日军土肥圆师团的坦克、装甲车超过200辆,他们是奔着第五战区去的。在平原地区的野外,不像阵地战或者巷战那样,我们可以用火箭筒摧毁他们的坦克。

对付坦克的办法,最好是是坦克,或者飞机。我们目前没有合适的对地攻击的战机,对付日军的钢铁洪流,还是得靠你手上的这个师。”李恪认真道。

随着津浦线的战斗局势越发对第五战区不利,日军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从日军目前的胃口来看,可谓很大,土肥圆师团居然配备了超过两百辆坦克和装甲车,还有个重炮旅团,加上归属其指挥的一个混成旅团,总兵力已经4万多人了。

这样的配置,肯定图谋很大。因为桂永清临阵脱逃,李宗仁的计划被迫提前,但高达6、70万人的部队,撤退肯定不能一窝蜂,不然就是当初淞沪会战那样的大溃败。

所以没等李恪去问李宗仁,对方就主动找李恪,希望其能有力配合第五战区部队的撤退。李恪自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很痛快的答应了,而且这也是之前说好的。因此第六战区的部队也在开始密集的调动,邓锡侯的22集团军以及周而成指挥的第4集团军也都进入了战备状态。

在李恪做着准备的时候,武汉那边对于龙慕韩的案子又有了转折。李恪认为龙慕韩在此次作战不利中,虽有责任,但不是主要责任,作为军长的桂永清和副军长的胡启儒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何应钦和陈诚等人也没想到,李恪会在这个时候插手。之前调查的时候对方突然去了河南,他们以为李恪不想管这件事,没想到对方还是管了。

李恪摆明了要保龙慕韩,老蒋也不得不考虑李恪的态度,但这件事又必须拿出一个人杀鸡儆猴,顺便给李宗仁、薛岳一个交代。桂永清肯定不能杀,李恪又把龙慕韩保住了,老蒋思来想去,便找到作为副军长的胡启儒来承担这件事情的责任。

胡启儒是桂永清的亲信,但其作为副军长兼主力师长,其部队最先被日军突破,除了桂永清,他的责任排第二。其实要是想要找人顶缸,他是最合适的,毕竟罪责很大,不过因为其是桂永清亲信,加上桂永清联合何应钦等人推出了龙慕韩顶缸,老蒋也就没注意到这位。

听到这个消息,胡启儒找桂永清去老蒋面前求情,希望能网开一面。但此时桂永清都自身难保,自然没空去帮胡启儒说话。于是乎,胡启儒就被送到了武汉,在军事法庭上进行审判,最后被判枪毙,即日执行。

桂永清和黄杰也都没有甩掉责任,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桂永清被撤去27军军长一职,调去长沙担任战干团第三团教育长{一共四个团,团长皆由老蒋兼任,陈诚是副团长。四个团分别在成都、武汉、南昌和西安,教育长分别为曾扩情、贺衷寒、桂永清、蒋鼎文。因为战干第四团尚未组建好,所以蒋鼎文兼任。};黄杰更惨,撤掉军长一职后并没有安排其他职务,而是赋闲在家。

薛岳亲自兼任27军军长,胡宗南兼任11军军长,龙慕韩回到原部队,继续指挥部队作战。这次事件就处置了三个人,一个被杀,两个被撤职,而且都是黄埔嫡系,这样李宗仁、薛岳等人才不再追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