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三百八十二章 布局和阴谋(五)(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旁边的人心里嘀咕,你这是夸熊式辉还是夸你的儿子。

熊式辉连忙道,“委员长过誉了。王专员,还不出来给委员长汇报?”

一个体态偏胖的中年男子则是从熊式辉身后走出来,躬身道,“委员长,其实这些都是将县长的功劳,毕竟是出国留过学的,思维这些也我们这些人开阔。赣县以及第11行政区的其他诸县的建设,蒋县长都提供了很多的建议。”

这个王专员,地位就相当于前世的市委书记、市长一类的,不过这个时候他肯定不会抢攻,反而是很知趣的把功劳让给蒋经国。在蒋经国来赣县之初,熊式辉就找这个王专员谈过话,让其不要干涉蒋经国的行动,对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王专员自然听从了熊式辉的建议,不仅不去管蒋经国,反而大力支持对方,弄得现在第11行政区,做主的反而是蒋经国。

“王专员谦虚了。”蒋经国当即站出来,“经国只是初来乍到,赣县有如此成就,功劳在于王专员。”

“两位就不要谦虚了,党国有两位这样的人才,何愁不能打退日本人。”旁边的陈诚则是不甘寂寞。

旁边的李恪看着心里则是不以为然,要是看不出这个赣县的异状,他就是眼瞎了,他毕竟是当过多年的省主席。此时的赣县明显是临时整顿过,只不过没人愿意揭穿而已。

蒋经国即便是很能干,这才来几个月怎么可能让一个地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位太子从苏联回到中国也才一年多而已,想要很快熟悉中国的情况,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更别说赣州这里几年前就是红军活动的地盘,瑞金更是离着赣州不过百十公里。

当初红军长征后,这里康泽等人的别动队以及当地驻军可是杀了不少人,虽然用鲜血稳定了局势,但民间的矛盾很大,想要化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委员长,俞署长发来电报,说是新式轰炸机的量产型第一架已经出厂了,航空委员会的黄副主任代表航空委员会去出席了这次仪式。”

中午,正当一众人准备用餐的时候,侍从室的一个士兵拿着一封电报递给了林蔚,林蔚看了一眼连忙就向老蒋汇报。

“真的?”听到这个消息,虽然不至于让老蒋高兴地跳起来,但他还是有些高兴,“这倒是个好消息,兴华,这里面你的功劳很大,那个飞机厂可就是你开的。”

见老蒋举起酒杯,李恪连忙站起来,“校长过誉了。不过有了这新式轰炸机,我们就能大规模的轰炸日军了。”

对于新式轰炸机的事,在场的不少人都听说过,不过也都没当回事,毕竟这跟他们没什么关系,所以听到这个消息,这些人的笑容有些勉强。

“父亲,我们国内现在也能造飞机了?”相比于其他人兴致不高,蒋经国倒是有些觉得惊讶。

他记得他出国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落后国家,加上在苏联待了十几年,对于国内的了解也断了。回来之后,也不怎么去了解这方面的事。在他看来,中国应该不具备制造飞机这些高科技武器的能力才对,不然也不会被日本人打的这么惨。

“蒋县长,你这消息可是落伍了。”白崇禧不禁笑道,“这飞机我们国内早就能造了。虽然北方的战机多是从苏联买的,但南方的战机基本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叔民的飞机制造厂,不仅仅能生产驱逐机,还能生产运输机、轰炸机、客机。我们今天来,坐的飞机就是叔民的公司生产的。”

白崇禧对于李恪这些也挺佩服的,而且随着各大兵工厂产能增加,桂系的部队也开始更换德式装备,逐渐舍弃日式装备。白崇禧听李宗仁说过,那些武器都很不错,虽然步枪没38大概好用,但胜在弹药补给方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