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老蒋如此做,我们就能想办法把龙云拉拢过来。”
“这行吗?”此时反倒是陈璧君犹豫了,主要她对龙云并不是很看好。
“行与不行,总得试试才知道。给我准备好纸笔,我马上就给对方写封信,阐明利害关系,相信对方应该知道如何抉择。”
汪精卫难得果断一次,在曾仲鸣拿来纸笔后,就开始挥毫泼墨把自己刚才想到的话整理了一下就很快地写在了纸上。半个小时后,汪精卫放下笔,把写好的信交给曾仲鸣,让他去寄给龙云。
。。。。。。。
“雨浓,你派人去河内,把那位给解决了,不能让他真的跟日本人勾结在一起。”
入夜,老蒋把戴笠叫来,对其吩咐道。
老蒋不傻,他知道汪精卫要是真的投靠日本人,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坐看汪精卫叛逃,就是为了给解决对方提供一个借口,即便是后面是他派军统的人去行刺也没什么。汪精卫现在已经被革去一切职务,是个人人喊打的汉奸,叫军统去刺杀对方是理所当然。
“是,校长。”戴笠当即就答应,不过却有些欲言又止。
“你有什么事要说吗?”老蒋说道。
“校长,对于海外的情报,海统要比军统强大。要是军统独自行动,对于情报恐怕会出现偏差,而海统应该在河内有情报体系,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可以让海统协助一下军统,这样更方便行动的顺利展开。”戴笠认真道。
虽然戴笠把李浩文执掌的海统视为竞争对手,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对方在海外的情报网络比他的军统强。他的人去河内,得熟悉当地的情况,这需要时间,而对于行动来说,时间很宝贵,一不小心,大好的行动时机就可能错过。
“海统?”老蒋愣了一下,没想到戴笠会主动去联合对方,“这个没问题,我晚点就召见李浩文,让他协助你的行动,确保此次行动的顺利。”
想到海统,老蒋就想起了前段时间一些人反应自己那个义兄在海外部大动干戈,清洗了不少人,这些人回到国内自然向他告状。他也问过张静江,但张静江说的是这些人在海外工作不思进取,贪污受贿、沉迷于享受,留着就是浪费资源,所以就给处理掉了。
对于海外部,老蒋其实并不太重视,只不过很多人来告状,他也不得不好言安抚。而在自己拿义兄的行动中,李浩文帮了不少忙,很多证据都是对方旗下的海统发现的。
对于张静江的行动,老蒋并不关心,只要对方能帮自己从南洋华人那里多要点钱来就行,其他的任凭他去折腾。当初把对方调去海外部就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而且他是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的人。
戴笠走后,老蒋把王世和叫了过来,“世和,你去通知一声李浩文来见我,然后通知一下蒙藏委员会的吴委员长,我明天去他那里拜访,了解一下新任喇嘛的继位事宜。”
“是,校长!”
王世和接到任命便转身离去,他自然知道老蒋不可能只是为了了解新任喇嘛的事就去吴忠信的家里,有公事直接叫对方来就行了,何必自己亲自去。
去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也清楚,估计是去见那位。这段时间由于老蒋在外奔波,宋美龄没跟随一起,还在武汉待着,老蒋难得解脱,刚好又在重庆,自然有着别样的心思。
对于老蒋的事,王世和肯定不适合过问,他只是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
王世和走后,老蒋站在窗前,看着远方,心里突然有了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