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知道,今天的事情必须得拿出一个结果出来,孔祥熙想虎口夺食,他也不是吃素的。最后总算是拿出了暂时列入统购统销的商品种类,包括粮食、生丝、茶叶、桐油、猪鬃、钨、锡等16种商品,基本上算得上是涵括了目前未沦陷区比较赚钱的商品。
当然这十九种商品并不是都是由物资局统购统销,有些是由资源委员会下属公司负责,有些是由贸易委员会下属公司负责,钨、锡等则是由兵工署下属公司负责,剩下的才是由物资局负责。物资局更多的是协调各个公司,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李恪不惜在老蒋面前跟孔祥熙争吵的原因,因为大部分商品其实都是由官僚资本控制的公司负责统购统销。
像钢铁、石油等其实也纳入了统购统销的范围内,但因为这些商品只有李恪旗下的公司生产,所以跟统购统销没什么区别,反正话语权都在李恪手里。
其他的像钨、锡、汞等矿产,也基本是由兵工署控制下的公司在经营,孔祥熙即便是想插手也插手不了。
其实统购统销对于李恪的打击其实并不大,或者说没什么实质的影响,倒是对于那些民营企业打击很大。
像生丝、茶叶、盐、烟、火柴、糖等,战前基本上都是由民营企业控制,现在实行统购统销以及专卖政策后,这些将全部由政府资本控制。统购统销的政策肯定是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的,但毫无疑问也有很大的弊端,物资局的正式成立,甚至可以看作势国内资本的一次洗牌,大量的民营资本被挤垮,资本开始朝着官僚资本集中。
李恪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为了保证自己以及跟随自己的那雪人的利益,也加入了这次瓜分盛宴。物资局是专门管统购统销,包括定价权就在物资局手上,可谓十分关键。
对于这个局长,可谓是各方争抢的重点。除了李恪知道自己这边不适合争取这个局长而没推荐自己的人,陈诚、陈立夫、孔祥熙都推荐了自己的人。李恪自然不希望这个局长落在孔祥熙的人手上;陈立夫这边控制了国民党党务,老蒋对其也有些忌惮,也不想让其权力过于庞大;陈诚则是因为底蕴浅,推荐的人不太合适。
孔祥熙推荐的人叫徐堪,目前是五行联合办事处秘书长{处长孔祥熙,五行分别是具有货币发行权的中央、工商、交通、中国、农民、五大银行},四川人,也是孔祥熙的得力手下,跟随对方十余年,常年在金融方面工作。
除了这三方推荐的人,还有几方面推荐了人选,孙科都插手了,当然作为主管国民政府经济部的翁文灏也推荐了一个人选。翁文灏推荐的人跟李恪还比较熟,只是不在李恪手下。
此人叫何浩若,斯坦福大学毕业,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博士,又进入洛威治军校学习骑兵,论能力绝对不差。
老蒋也犹豫到底让谁担任这个物资局局长,他反正是看出来了,为了这个事,李恪和孔祥熙两个心腹就差点没当着自己的面打起来。翁文灏等人也都看着,不想卷入两人的争斗。
老蒋思考的时候想起李恪好像没有提议人选,就忍不住问道,毕竟他知道今天对方应该不是很高兴,“兴华,你觉得这个物资局局长谁担任比较合适?你有没有心仪的人选?”
看老蒋这意思,旁边的人顿时明白这位委员长是在弥补眼前的爱将,李恪沉思了一会儿,“校长,我觉得何厅长挺合适。而且物资局比较重要,可谓关乎国计民生,我建议这个部门划归经济部管比较合适,毕竟经济部就是负责经济方面的工作。”
李恪一说完,就感觉道侧面传来一道想杀人的眼光,斜眼一眼是孔祥熙,对方那愤怒的眼神,大有把李恪大卸八块的意思。经历过战场生死的李恪自然不惧孔祥熙,看着对方如此生气,他心里别谈多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