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平静的新年(三)(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要是翁文灏没有推荐何浩若,李恪会推荐马寅初。当然这位马寅初跟李恪关系不密切,而且因为岳父张静江的关系,还有些不和,毕竟当初张静江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之后,就把蔡元培{当时是代理省主席}、马寅初一批北大教授赶出了省政府。

虽然马寅初跟李恪没多大的来往,但李恪推荐他也是有原因。这位北大教授出身的立法委员跟孔祥熙的关系可以说是势如水火,没少在立法会议上批评孔祥熙及其财政政策。

但翁文灏推荐何浩若之后,李恪就放弃了推荐马寅初的打算,比起马寅初,何浩若更合适,这跟翁文灏有关系。

翁文灏跟李恪的关系不太好说的清楚,但其弟翁文波却是李恪手下的人,最初就读于中央大学物理系,后转入武汉大学物理系并读到毕业,随后拿着李恪设立的奖学金以及公费留学名额,去了英国伦敦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开始抗战之初回来的,开始在武汉大学物理系任教,随后转入地质系任教,目前除了本身是武大教授之外,还是李恪旗下石油公司的工程师,负责石油勘探。

当然要是仅凭翁文波跟李恪的关系,就认为翁文灏是李恪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翁文灏属于学者型官员,早年并没有从政的想法,后来老蒋为了培养治理国家的人才,招募了不少学术界名人进入政府,翁文灏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因为一些不被外人所知的原因,翁文灏跟老蒋的关系变得越发密切。

在当初汪精卫因为遇刺而辞去行政院长之时,老蒋自兼行政院长,翁文灏就是行政院秘书,抗战爆发后更是成为经济部部长,主管战时工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因为很多原因,翁文灏跟孔祥熙不对付。

见翁文灏在老蒋的询问下推荐了人选,李恪便灵机一动。自己的人肯定不适合去担任这个局长,但也不能让孔祥熙如意,既然翁文灏卷进来了,那他宁愿让翁文灏这个老蒋十分信任的人去摘桃子,跟孔祥熙打擂台。

翁文灏也看了李恪一眼,怎么会不明白李恪的意图,不禁苦笑。虽然他不想卷入二人的争斗,但这个物资局放在经济部下面的确挺合适,总比让孔祥熙的人乱整好。

老蒋沉思了一会儿,也没看到孔祥熙看李恪的眼神,点点头,“既然兴华也觉得何浩若不错,那就让他担任吧。物资局本就是为了保证抗日,何浩若也算是懂军事,又懂经济比徐堪要合适。

至于让物资局划归经济部管,你们觉得怎么样?”

老蒋这问话,哪是真的询问,显然他也觉得李恪的建议不错,陈诚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连忙道,“校长,辞修认为放在经济部比较合适。”

“你们呢?”老蒋着重看了一下孔祥熙,毕竟对方开始的打算是放在财政部下面。

孔祥熙迎向老蒋的眼光,恭敬地说,“属下没有异议。”

孔祥熙都表态了,其他人又跟这个没多大的关系,自然没人反对,便纷纷赞成。

“既然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异议那这件事就暂时这么定了,等年后召开行政院会议正式对外公布。”现在距离新年没几天了,自然不适合颁布新的政令,而且现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确定了此事,即便是推迟十几天公布,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故。

不过这个物资局成立的本意跟孔祥熙最初的想法出入很大,也不知道没有了孔祥熙这个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的支持,物资局能不能顺利的成立并运营下去。

“孔院长,你怎么走这么快?”会议一结束,孔祥熙就阴沉着脸快速离去,李恪则是抱着作怪地想法,忍不住看看这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