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棠吉?”王之一愣,仔细看了看地图,不可思议道,“不可能吧!棠吉到腊戌就有将近300公里,即便是有缅甸人带路,至少也需要四天四天。而且他们若是不能占领棠吉,并在这里获得补给,最后即便是穿过了丛林,仅凭一个精疲力尽的师团也想占领腊戌?”
“不要忘了日军的疯狂,之前毛淡棉一战,日军也同样翻过了被视为绝境的他念他翁山脉。而且日军可不止一个师团。”李恪若有所指道。
“不止一个师团?”王之的双眼在地图上来回看了一会儿,最后落在了泰国,视线也就没有移动了,“难道你说的是21师团?”
“很有可能,不然为什么21师团一部出现在了泰缅边境,不是没有原因的。”李恪分析道,“不然,你以为仅凭一个56师团,饭田那老鬼子也敢穿插?真以为我们是英国人吗?”
“那你的意思就是让日本完成穿插?然后在腊戌一举解决这两个日军师团?”王之试探道。
“那你觉得还有更好的办法,在缅甸消灭一两个师团吗?”李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暂时没有,即便是我们退守腊戌,但日军依然占据了战场主动权,我们在缅甸依然很被动。不过以腊戌为诱饵,可是很冒险,稍有不慎,远征军就会陷入灭顶之灾。”王之担忧道。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李恪发狠道,“我们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把驻扎在腊戌的27军调1个师至曼德勒,使腊戌只保留一个师,以腊戌的日军或者缅甸间谍肯定会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日军,这样饭田才敢让两个师团进攻腊戌。
而27军的剩下两个师随后悄悄行至腊戌附近隐藏,同时杜聿明麾下的200师也可以在华人游击队的带路下沿着中缅边境穿插至腊戌,等日军穿插部队对腊戌发起进攻后,在背后夹击日军。
没有了日军的泰缅边境,一个师足以可以对付泰军。
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不能让日军占领棠吉,就让胡琏派一个步兵团去支援60军,必须守住棠吉。我倒要看看,没有在棠吉获得补给的日军最后能有多大的战斗力。”
李恪需要用一个诱饵,来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并打破僵局,所以驻扎在腊戌附近的27军肯定得外调。为了确保滇西安全,李恪也把44军的一个师调至滇西,同时驻扎在昆明的新6军一部,也得向滇西移动。
就在李恪这边确定以腊戌为诱饵的时候,亚历山大那边也得知了自己的部队被日军包围在了仁安羌。在发起数次进攻,并‘伤亡惨重’之后,亚历山大不得不向史迪威求援。
虽然史迪威仍然对英军抱有希望,但不代表他对亚历山大的欺骗一点反应都没有,在讽刺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劝说李恪出兵帮助英军。没办法,即便是英军失去了战斗力,但要是这么一支部队在自己眼皮下被日军消灭,对他来说也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不过史迪威的劝说并没有奏效,李恪直接以日军兵力不足,仅靠英军现有实力足以冲出重围拒绝了。史迪威无奈,只能向老蒋反应,希望借老蒋的手来迫使李恪出兵,不过他不知道李恪最反感这样的威胁。
老蒋本来不想插手李恪的指挥,他在事前就答应过不干涉指挥,但现在史迪威态度强硬,他又不得不询问李恪到底怎么回事。李恪也很快就把缅甸发生的事详细地告诉了老蒋,包括日军正在策划偷袭腊戌的事情。
看到日军要偷袭腊戌,老蒋也很震惊。虽然他军事指挥能力一般,但也能看出腊戌的重要性,要是失去了这里,远征军可就断了退路。所以他当即把何应钦、陈诚等人叫来,商讨如何处理这事。
“校长,英国人毕竟是我们的盟友,史迪威又是美国的代表,我觉得还是应该派兵去解救仁安羌的英军。”陈诚想也不想就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