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五百四十二章 回国(五)(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负责这个自然是拥有较大的实权,至于小蒋敢不敢冒着得罪人的下场去整顿军纪,那就是小蒋的事。如何小蒋能拿出魄力,或许李恪还会高看一眼对方;要是没那魄力,说明这位太子爷也就这样了,也就不足为惧。

小蒋此时并不知道李恪已经给他安排好了事情,当然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会退缩,他正需要一个机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

第二天,军委会就宣布成立武汉行营,驻地暂时放在襄阳。李恪担任行营主任,孙连仲、唐式遵、鹿钟麟担任行营副主任,王之担任行营参谋长,郭忏担任副参谋长。

虽然军委会下令成立武汉行营,不过李恪并没有参与行营的组建工作,而是让王之在负责。至于他则是去见了见周而成,两人谈了一些事,然后便去了趟成都,因为有两款新式飞机研制成功,他得去看看。

其实这两款飞机,只有一款算是全新,另一款李恪早就见过。

“这就是最终确定要量产的喷气式飞机?”看着眼前长得有点丑的飞机,李恪不禁问道。

李恪见习惯了后世的喷气式战斗机,看到面前这个喷气式战斗机,真的觉得长得丑。眼前的这喷气式飞机是双发,发动机就在两侧机翼下方,整个飞机从正面看很难跟后世发动机在机尾的对比起来,根本就是两种飞机。

“是的。”巴玉藻解释道,“我们尝试过你说的单发战机,不过我们目前所能制造出的喷气式发动机动力不足,虽然能飞行,但性能还不如毕方早期型号的战机,所以最后还是采用的双发。”

“没想到这么快就定型了,数据呢?”李恪关心道,“飞行速度、可靠性,还有机动性。。。。。”

“这款飞机采用的是两台680kg的喷气式发动机,最大速度达到了710千米/小时,机动性优于我们现役的战机,不过跟日机还没有交战过,暂时无法比较。

目前唯一的就是可靠性,准确地说是发动机的问题,680kg的发动机性能还算比较稳定的。我们也开发出了推力为750kg和900kg的发动机,不过可靠性更差。期间有次试飞,发动机在空中熄火,最后机毁人亡,所以我们只能采用可靠性好点的这款发动机。”巴玉藻解释道。

“既然还有问题,那就不要着急定型。我们现在对喷气式战机并不是很急需,所以你们有大把的时间改进它。”李恪想了想说道,“那它的武器是什么?”

要是这款喷气式战机现在服役,肯定是世界上第一款投入实战的喷气式飞机,不过李恪也不是很在乎这个。与其争这个第一,还不如想办法继续改进,提升其性能,特别是可靠性。

中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因为有他的重视,发展很快,现在美苏两国根本还没开始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倒是英德两国的喷气式战斗机早就完成首飞,服役只是时间问题。

“4门20mm的机炮,这个足以在射程内击穿日军现有的所有飞机。”巴玉藻自信道,“不过这款飞机后面空军会采购吗?”

巴玉藻有这个担忧很正常,因为刚才李恪也说了,军队方面对于这款飞机并不是很急需。随着大量美式战斗机通过租借法案加入中国空军,现在中日空中力量的对比不像以前那么悬殊了,q-2系列的战斗机订单都大幅下降,更别说还没被空军认可的喷气式战机。

要是他们这些设计人员费尽心思研制出来的飞机没有订单,也会让他们有一股挫败感,也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这个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你们做的就是如何提升其性能,折服空军,那样政府肯定会采购。”李恪劝慰道,“你们不是说直升机也研制成功了吗?怎么没看见?”

巴玉藻连忙解释道,“直升机在旁边一个仓库,有两种型号,都是按照你的要求研制的:一个是单旋翼带尾桨的直升机,一个是双旋翼纵列式直升机。那种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我们研制过,不过进展不大,中间出现了不少问题,设计组只能推翻之前的设计重新设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