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复广州(一)(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成都之行,李恪的收获很大,这几款新式飞机的研制成功,让李恪看到了追上欧美强国的希望。当然要想真正的追上欧美,首要任务就是打赢这场仗,然后推动战后和平谈判,避免内战的爆发,在自己有生之年或许能看到三级格局,而不是两极格局。

当然这些暂时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想想可以,但还是得先把眼前的事做好。

前往襄阳,李恪并没有乘坐飞机,而是乘坐火车前往。沿途在达县、万源、十堰都停留过,看看兵工厂,也看看自己的产业。相比于之前,变化不是很大,不过随着滇缅通道的重新畅通,变化会越来越大。

到时候大量的机床设备就会通过滇缅通道运输到国内,国内的工业产能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像钢铁,现在的产量已经超过了日本的一半,过几年未尝不能超过日本这几年的产量{看的资料日本在二战期间43年的粗钢产量最大,700多万吨接近800万吨,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45年的产量最小,不到200万吨。}。

在工业时代,钢铁产量就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好在目前中国没什么造船业,不然这点钢铁产量还真的不够用。

重新回到襄阳,李恪便受到了襄阳军民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六战区的将领,一个个都摩拳擦掌,都等着李恪回来指挥他们打仗。倒不是王成志这个战区司令长官不合格,而是因为军委会的策略以及后勤的因素,在去年一年里,武汉周边的日军和第六战区的部队维持了大约一年的‘和平’:日军没有主动发起大规模进攻,六战区也趁机休整并支援缅甸战场。

远征军过半的部队都是从六战区抽调的,这自然影响了六战区的实力,加上武汉被日军占领着,六战区的辖区也被割裂着,军队很难集中起来。还有一点就是日军数次对长沙的进攻,也让六战区不得不加强荆州、宜昌等地的防御。

有着李恪这样的长官,六战区的这些将领有不少都有着较强的进取精神,想着在缅甸的友军大败日军,他们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虽然六战区取得了不少次胜利,但较大的胜利基本上都是在防守中取得的,主动进攻却是没有。

现在李恪调回来,虽然不是担任六战区司令长官一职,但却统辖第6、第9两个战区,其目的不言而喻,甚至有一些小道消息也传了出来。

李恪的回国也引起了日军的重视,特别是20万精锐的远征军也在前往湖北的路上,日军想不注意都难。

。。。。。。

南京,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得知李恪担任武汉行营主任的消息后,畑俊六的神色很是凝重。舒缓的音乐并没有让他身心放松,就连下棋也有有些心不在焉,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李恪。

对于李恪他可不陌生,两人可是老对手了,对于李恪他很了解,也知道对方的难缠。

在之前,他或许还没那么担心,虽然李恪给他的部队造成了不少损失,但整个战役还是他取得了胜利。但现在不同了,缅中一战,李恪大败缅甸方面军8个师团,全歼其中4个师团,直接把兵多将广的缅甸方面军打成了日军中的笑话,现在缅甸方面军根本不敢主动进攻援军,反而是打算去欺负英印军。

“松井君,这是特高课那边传回来的情报。那位支那将军已经回来了,而且还带着20万支那远征军,其中就包括第2军、第20军以及伞兵第1师这样的精锐。

现在支那政府让其担任武汉行营主任,执掌第6、第9两个战区,其目的不言而喻啊。”畑俊六从旁边榻榻米上的一个文件夹里取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示意松井太久郎看看。

松井太久郎接过文件大致浏览之后,神色略显凝重,“阁下,现在的局势对帝国很不利。要是这位支那将军真的指挥军队进攻武汉,以11军{日军第11军}的兵力,很难守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