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三十三章 三战津浦线(一)(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长官,你放心!我一定把豫东的治安整好,不会给长官你抹黑。”刘戡认真地点了点头,当即保证道。

“话别说的太满,别到时自己被打脸!要是河南的治安好弄的话,卫立煌也不会半途放弃。”李恪提醒道。

下面的人有想把事情做好的想法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李恪不希望下面的人只是为了博得上级的好印象就夸下海口,结果到时候事情做得不如人意。

刘戡被李恪任命为了豫东警备司令,节制豫东驻扎的第6军、第26军和53军,以及张岚峰的第3路军;杨遇春同时也被任命为鲁西警备司令,除了节制本部57军外,还包括孙良诚部和王清翰部。

至于卫立煌,当初要大张旗鼓地整顿河南治安问题,为此还找李恪说通胡宗南,但谁想到后面还是半途而废。虽然治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但并没有根除,主要是其中阻力很大,卫立煌的整治中途就坚持不下去了。

“长官放心,卑职一定会尽全力。不过希望长官能指点一二。”刘戡谦虚道。

“虽然现在豫东情况很糟糕,但因为我们跟日军大战后,其实简单了不少,想象中的阻力也不是很大。

对于土匪、流寇,坚决打击;民间武装要么收编,要么缴械解散;最重要的还是难民问题,只要能把难民问题控制住,匪患就其实好解决了很多。粮食你不要担心,我会从军队的粮食拨出一部分用于救急。

不过不能靠存粹的给粮食,想想我以前在湖北的措施,自己琢磨去。”跟其他人不同,刘戡是他担任黄埔教官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军校毕业后就一直跟着他,很多都比不上的,所以李恪才会指点一二。

“谢长官指点!”

看到陈旭拿着电报有事找李恪,刘戡就主动回避,李恪见后自然很满意,说明其知分寸。

李恪看着走过来的陈旭,语气平淡地问道,“长官,李局长的电报。”

能被陈旭称为李局长的,也就李浩文了,想到是对方的来的电报,显然是有重要的事,便接过电报仔细看了起来。看到电报内容,李恪有些惊讶,不过很快神色就恢复了平静,淡淡地对陈旭吩咐道,“给浩文回电,就说我知道了。”

“是,长官!”

看着转身离去的陈旭,李恪就想起了李浩文这份电报中的内容。电报内容并不复杂,简单的说就是老蒋打算组建一支部队。放在平常,组建一支部队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这次不同,因为组建的是青年军。

李浩文的电报中没说青年军要在什么时候开始正式组建,不过想想也快了,现在李恪和陈诚成了黄埔系的最大的两个派系领导人。以前陈诚是无法跟李恪平起平坐的,不过在老蒋的扶持,以及收复了南昌等地光环的加持下,表面看已经可以力敌李恪了。

此时很多人都认为,老蒋要是退出权利中心,接任的不是李恪就是陈诚。两人都各有优劣,总得来说李恪要强点,但李恪也有短板。军政商三界,李恪在军界和商界的影响力都很大,不过政界方面只能依靠湖北系和其岳父张静江的影响力。虽然李恪在政界的影响力稍稍弱点,但比陈诚还是要强点,不过两人在政界的影响力加起来也不如系。

现在青年军的组建工作才提出来,并没有正式提上日程,不过在后面对外公布后,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出点眉目。青年军组建就是为了小蒋,而青年军主要由知识青年组成,小蒋若是掌握了青年军,无论是青年军这些知识青年最后进入军政商三界任何一界,都是小蒋的班底。

此时老蒋扶持小蒋,这其中的深意可就多了。李恪对此倒是早有心理准备,老蒋搞得是独裁统治,而且一心建立所谓的蒋家王朝,自然不愿意大权旁落。以前小蒋不在的时候,老蒋自然不会表露这个心思,随着小蒋回来,他就开始为其铺路,成立青年军更是把其摆在台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