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式疾风战斗机,是日本研制出的最新战斗机,正式编号为ki-84。其研制时间可以追溯到1941年,鉴于海军的零式战机的性能优异,陆军的一式战斗机却表现平平。于是日本陆军要求新式战机兼顾通用和高航程的特点,同时必须有不逊于一式战斗机的机动性和不低于钟馗战斗机的升限和速度,而且具备防弹装甲和自封油箱,能在400公里的半径空域内滞空90分钟。
四式战斗机由小山悌设计,原型机在1943年4月试飞成功,经过几个月的改良。在1943年8月,中岛制作所接到首批83架预生产型的订单,同年10月,这款战机被陆军命名为四式‘疾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62架交付军方,其中有两个中队完成了本土的训练,分别被调到中国江南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进行实战训练。
对于这个试验中队,近藤兼利自然知道。不过以他得到的消息,四式战机的最大速度依然达不到美国p-51野马战斗机的最大速度,不过在中低空的机动性很好,不过跟p-47和p-51对比如何,目前暂无法得知。
“不过支那战机的速度优势怎么解决?根据柳生上尉的口述,这种战机的最大速度可能超过750公里,可能更高。”近藤兼利也是飞行员出身,所问都是关键点。
“只能靠俯冲获得加速度,不过至于四式战斗机的机体结构是否可以承受,还不得而知。”工程师有些不自信的回答道。
之所以工程师不自信,是因为目前日军的所有飞机都有这个毛病,为了追求灵活的机动性,在高速下会因为机体结构不强,出现解体的情况。零式战斗机这个情况就很突出,不过日本的发动机技术不行,所以只能从减轻机体重量来获得机动和速度优势。而这个工程师对于四式战斗机的性能了解的并不多,也无法准确得出一个结论,这只能靠飞行员去试验。
中队服役喷气式战斗机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日本国内,跟近藤兼利等人一样,对于中国研制出喷气式战斗机,他们无法相信,连美国都没研制出,以中国人的工业怎么可能研制并生产出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不过从第10飞行师团的描述,的确又是喷气式战斗机的特点,为了保险起见,日本航空总监部让第10飞行师团和情报部门务必拿到中国喷气式战斗机的照片,甚至具体数据。
就在日本航空部队因为这次浦口空战{空战发生在长江北岸的浦口}而产生恐慌的时候,而在合肥的机场,当乐以琴大队的战报被公布后,全机场的飞行员或者地勤人员都沸腾了。
12对24,最后战果却是24对0,自己这边只有两架飞机因为被日机击中,出现了故障,但问题不大。这样的空战,空军从未打过,想当初在零式出来的时候,空军需要用两架,甚至三架才能去换一架零式。没想到现在居然都绝对碾压了,即便是驾驶p-47和p-51也无法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出击的12个飞行员每个人都有击落战果,少则1个,多则5个。5个战果的自然是乐以琴,他单独击落4架敌机,和僚机合作击落敌机2架{这样的一架算0.5个};除了乐以琴有5个战果外,还有一个飞行员取得了4.5个的战果,单独击落3架日机,与僚机合作击落3架,那就是邢海帆,一个毕业于中央航校12期的年轻飞行员。
“我是没听错吧,我们一架都没损失,却击落24架日军战机,难道鬼子的飞行员都在睡觉吗?”听到这个战果,一些地勤人员也很惊讶,他们还没听过这么好的战绩。
“鬼子飞行员睡没睡觉我不知道,不过这个应该是真的。不过我们的飞机也损失了两架,一个发动机受损,一个机翼断了一部分。”
虽然这两架飞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还是顺利的飞回来了,只要修好,还可以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