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战前夕(三)(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都能飞回来?”

“这有什么不可能,别忘了这可都是王牌飞行员。”

没一会儿整个机场吹响了紧急的集合号声,机场的最高军官宣布了从即日起,机场及其周围数公里范围内全部戒严,任何人出入必须接受严格的检查。

不少人也意识到了原因,很有可能是跟这些飞机有关。之前,没有任何空战,可以取得这么好的战果,虽然这些飞行员都是王牌飞行员,但他们驾驶的飞机肯定也占了不小的原因。现在宣布戒严,肯定是不想有关这种飞机的消息泄露出去,好在他们这些人也都习惯了这个,对于戒严的命令没多大的抵触。

在周至柔、高志航等人知道浦口空战结果时,李恪也知道了,甚至还更早知道。对于这次空战结果,李恪并没有多惊讶,虽然不太懂飞机,但也知道以日军在江南的战机,不可能是‘鬼车’{q-3a的绰号}的对手。

李恪要是没记错,历史上的二战,日本都没能有喷气式战斗机服役,至于有没有研制,李恪猜测应该有。德国和英国在二战期间都服役过喷气式战斗机,作为当时主要强国之一的日本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

当然作为刚刚问世的喷气式战斗机,其性能并不是很稳定,技术也不是很成熟,面对一些性能优异的活塞式战斗机,无法拉开太大的差距。至于日本有没有性能优异的活塞式战斗机,有,那就是号称日本在二战中性能最优异、飞的最快的四式战斗机,不过李恪对于这款战斗机的印象,仅仅是前世在二战的一些书籍上见过,只知道是二战末期比较好的一款战机,不知道现在是否服役。

不过这次空战,也暴露出‘鬼车’一些问题,包括发动机性能不稳定、机翼的防弹能力较弱,这都是需要后期改进。好在首批的36架,只是试生产的型号,而在这批战机在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会在下一个型号里,做出改进。

浦口的空战只是一个小插曲,国民政府并没有大规模报道,《中央日报》只是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提了这个事。

倒不是《中央日报》不看重这次浦口空战,而是因为就在当天上午,国民政府在重庆发表了一次公开声明。在声明中,警告南京汪伪政府放下武器投降,不要再当卖国贼,同时也劝侵华日军放下武器投降,不然日军难逃亡国之祸。

这个声明可谓是新年过后最吸引人注意的,以前国民政府可不怎么发这样的声明。也不知道这次为什么突然硬气起来,还公开告劝日本投降,并以轰炸日本日本本土作为威胁。

而就在这个声明的当天,中国空军和美军第14航空大队联合出动72架轰-2b和72架b-25,一共2个轰炸机大队共144架轰炸机,在46架p-51和22架p-47的掩护下,从济南等地的机场起飞,轰炸了大连、沈阳等地的日军基地和工厂。

相比于这两个新闻,浦口空战的风头,还没开始就被压下。

这次轰炸看似规模很大,但实际所携带的弹药只有200吨,这只是二十几架b-29的载弹量。所以这次轰炸其实就是一个震慑,表示盟军有能力轰炸日本本土,也有能力轰炸日本在伪满洲国的军事目标,反正这些弹药大部分是美国提供,老蒋也不是很心疼。

既然国民政府都发布了这样的强硬言论,那对华北的作战行动也得开始提上日程,在确定最终的进攻计划之前,前期的弹药准备在新年一过就开始陆续进行。

而在重庆,老蒋也召集前线的一众军事将领商讨接下的作战行动。

“按照军委会之前制定的计划,对华北作战,将由中国战区陆军司令部下辖的第4、第5、第6方面军,第一战区的第10、第12、第14集团军,第二战区和第十二战区,外加八路军和新四军的9个师。总共80到90个师,总兵力在100万左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