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1924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六十章 大战前夕(四)(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其中平汉线的防备很严,日军在邯郸、石家庄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构建了数道防线,要是日军死守的情况下,平汉线的进攻显然要难一点。反倒是东边的津浦线,日军想防也防不住,地势平坦不说,济南到天津只有200多公里,这距离,以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速度,一个礼拜就能打到天津城下。

所以日军在德县、沧州等地布置的兵力并不多,就是看到这点。除非日军能在这区域内,横向构建多重方向,但以日军的兵力情况,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东线就是日军防守的薄弱点。

而且能看到关东军是影响胜负的重要因素,也说明陈诚下面的人在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还算是用了心。

别看日军华北方面军有60万军队,但这60万军队的水分也很大。这个水分不是指缺额,而是士兵的素质有很大的水分,其战斗力或许连抗战之初的30万军队都不如。

“所以军委会决定,在正式进攻之前,由空军发起第一轮进攻,出动战机轰炸日军在华北的各个军事目标。”陈诚意气风发地说道。

看到陈诚着重指了指北平,李恪起身说道,“我不建议把北平当成轰重点炸目标,城外的机场、军营这些可以,但是北平主城不能轰炸。那可是我们民族几百年的文化沉淀,炸毁了北平城,我等都会是罪人。”

“兴华说的有道理。”老蒋点了点头,“辞修,这一点要着重给空军那边说一声,我不希望有一颗炸弹落进北平城内。而且对其他的大城市轰炸,也要谨慎,现在中央政府的财政不太好,要是把这些大城市炸成了废墟,重建会很麻烦。”

老蒋都开口了,陈诚也只能答应,“好的,校长。”

“我觉得作战计划,依然是只是计划,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这次华北作战,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收复失地,同样也需要歼灭日华北方面军主力。”作为接下来战役的实际指挥官,李恪也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重点,那就是对于日军军事目标的轰炸,我建议优先轰炸北宁铁路沿线的唐山、山海关、锦州等地的桥梁和隧道以及塘沽、葫芦岛等港口。

其实以现在华北方面军的实力,对我们来说压力并不大。我们集中上百万军队,后勤是个大问题,而对于日华北方面军来说,后勤也同样是个大问题。

他们的后勤补给主要是通过北宁铁路和海运,炸毁北宁线铁路和渤海湾沿岸港口,华北日军的补给问题就会愈加明显。而且就算是关东军想要增援,也不是那么容易,而我们也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集结兵力和物资。”

中国的后勤补给本就有些困难,其实从年前就在开始准备物资,都到目前只准备一半左右,想要发起进攻,起码还得一个月。当然日军更困难,日军在东北虽然有不少军事工业,其他军需物资或许可以同时满足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的需求,但武器弹药绝对满足不了。

即便是在伪满洲国国力最鼎盛的时候都不行,更别说现在兵工厂这些开始遭受轰炸,产量肯定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所以侵华日军的武器弹药这些绝大部分都是从日本本土运送过来,而现在日本的运输船只数量不断减少,也影响着运输量。只要空军这边轰炸渤海湾沿岸港口,日本的运输船只就会出现无法靠岸的情况,其运输的补给自然无法抵达华北日军的手上。

虽然陈诚的计划考虑也算够全面了,但在一些关键点上,却是没涉及,这是一个有着丰富前线作战经验的将领和一个在后方坐办公室将领的不同点。

这次军事会议,并不是一定要拿出具体的作战计划。目前军统、海统对华北日军的摸底还没完成,对于日军的部署也没打探清楚,自然无法拿出具体的作战计划。但今天的会议,却是定下来接下来作战的一些大致方向,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完善具体的细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