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时候我看了一个弹幕感觉是说的非常的对,这句话就是牺牲了整体的效率换来了团体的稳定性。
我一想这句话说的还真的挺对的,没有很完美的事情,当在一个方面达到一个完美的地步的时候就必须牺牲另一方面。
这种说法也算是对的一种说法,于是我就想到了这个教师的层面,我感觉这个也是牺牲了整体的效率换来了整个团队的相对稳定性,至于说这个做法对与不对我不喜欢讨论。
因为这种做法对不对我是说不上来的,没有亲身参与到里面光看一个表面的话是不可能的,是不可能理解这个事情的。
但是我觉得还是看透了一些整体的做法。
有人说哎呀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就目前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特定的人才的话,一个特定的人才制定了一个特定的效率的话,就我们这些大众人所想出来的办法在实行起来是肯定不行的。
这种数量级别的东西并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够决定的,这种数量级别产生了一些影响虽然看起来是细微的,但是当我们的想法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之后乘以这个巨大的基础的话就会产生一个相当大的变化。
所以也绝对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够决定的事情,当然并没有说这些领导人所做的做法一定是对的,可能是有一方面的考虑就是说保护自己的权益啊,保护自己的官位啊之类的。
但他们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我是知道的,为什么那些公务员天天开会,这些开会并非说是一个无用的事情,对于很多整体的大数据的把握都是通过他们的开会研讨来商量出来的。
普通人是没有这些数据,所以在拍脑决定的时候肯定也不是特别的对,但是肯定是不排除一些群众的智慧的闪光点,也就是说有一些特别厉害的人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但是这样的人是很少很少的,说没有也是可以的,一般这种考虑周到的人来说,应该都是在某个位置上面。
所以说我并不喜欢讨论这个事情的正确与否,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在未来解决的时候也不是我这种人能够解决得了的,普通人在对这个事情发牢骚的时候绝对不是没有用的。
还是那句话一个微小的变化在整体的基数当中还是能够发生巨大的变化的,还是需要很多的人去对这件事情发牢骚的。
如果都是看的很清楚,说这个是有情可原,这个是人之常情的话,那么很可能这种就开始慢慢的凑合下去了,凑活到一定没有办法凑合的地步再进行反抗,这样的进步的速度也确实是挺慢的。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的话,我们普通人完全没有必要看得很清楚,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该对这个事情有意见还是有意见。
毕竟现在网络时代,发声都是可以听见的,不满意的地方我们还是要看到的,毕竟争取自己的最大的利益也是人之常情嘛。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还听说过一句话,极端的利己者其实是利他。
这种极端的人他是能够考虑到一种极端的情况,也就是说我怎么才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大的益处,它是有一个具体的考量的。
他的情商很高,比我们想得更多,他突然发现如果能够对他人有利,这个时候很可能产生的利润在我身上会更大,于是乎会做一个利他者。
当然我的解读不一定是正确的解读,但是就我的想法而已,即使很多人有这个想法,但是到了利益驱使的情况之中的时候,也很难有人去考虑到这个问题。
所以才说一些极端的利己者才是利他,换句话说他还是想对自己好,但是他通过一些更大的方面发现了一件事情,这种事情就好像是他是一个大公无私奉献的人,其实如果从他的一些利润来源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利润来源都是来源于一个一个小的个体,最终汇成了一个巨大的洪流。
但是好像这种话说的不是特别明白,但是我觉得如果举一个例子的话能够完美的验证我的解读,当然还是那句话了,这是我的解读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我是用这一个例子来验证我的解读,我觉得应该是没有什么大毛病。
就以市面上的那个手机来举例子吧,那个手机是什么牌子我相信众所周知,也是以性价比为自己的卖点。
这时候他要是做手机的话完全是可以按照原来的标准制定的一个价格,也就是说还是可以牟取巨大的利润。
但是他这个时候就说一句话,我要为那些你平民或者是学生来做一款关于他们的手机,于是乎把成本降低不做实体店,做线上。
以超高的性价比然后来冲击市场,然后这个时候看起来每个人都获得了一些小的利润,准确的说就是省了一点钱吧,无论是工资不是特别高的还是说一些买不起太好的手机的学生。
他们都是能够和一些看起来比较高端的手机拥有同样的电子效果,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省了一些钱。
也就是说他们是获得了一定的利润的,我觉得这句话说起来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的。
但是这个手机可能一个人省的钱比起来这一个手机赚的钱是要多很多的,我的意思就是每个人对于他自己的手机省下来这个钱,还有就是这个手机厂商对于每一个手机降低的成本他现在所能够赚的钱。
这两者的比较来说可能这个赚的钱就少多了,也就是说这个人获取的利润是有些少的比起来其它的手机厂商。
从目前来看他是利他的,也就是说手机厂商看起来是大公无私为一些平民考虑的。
但是这个时候因为他能够站得住跟脚了并且产生了一些数量级的东西,总体赚的钱看起来越来越多了。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说那句话了,极端的利己者其实就是利他的。
我觉得这个解读是我的解读,也就是我说的一个例子产生了一个解读。
但是整体的这个事情的话,不一定是这个样子理解的,不过我的理解就在于此。
外说回我的高中老师这个层面上面来,我的高中老师其实他们处在的一种情况我相信都是处于降低他们效率的层面的。
大部分的老师在我看起来还是比较认真的,也就是比较负责任的,这句话并不是说是恭维一个层面,也可能是因为城市的原因,所在的城市整体的素质比较高,所以看起来老师都是负责任的。
但是就这一部分而言,我认为真的是降低了很多的效率,可能也确实换来了整体的稳定,但是这种效率的降低最终会导致的事情就是在于他们这种升迁的情况。
因为整体的效率降低也就是说需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那么面临其他的事情上面花费的时间来说就越来越少。
这种事情我们如论是说对还是说错,都无法改变这一个现状,那么最后只有产生了一些恶劣的后果之后才能够让人对这件事情开始有一定的反抗和觉悟。
其实我能够预料这种事情最后的发展地步,虽然我给不出来一个具体的好一点的策略,但是我觉得对于这种事情来说我给一个很好的以后的发展的方向或者是以后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还是可以的。
想一想就可以差不多知道了,只要是自己想的差不多的情况下,因为升迁状况不明显,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馈的话。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这种平稳对于少部分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他们的一个保障,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不觉得这件事情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于是乎一切渴望平稳的人开始蜂拥而至,一些渴望发展的人开始往外跑,希望得到自己做事情能够得到了一些东西,也就是那些反馈,比如说工资升迁等情况。
这个时候一增一减一来一进,这个行业就会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一个异常平稳没有任何波澜的死水。
那么整体就开始发展不下去了,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一直是在停止不前的,那么最后这个觉得平稳比较好的人也开始认为这个环境是不适合的了。
然后有些希望平稳但是内心稍微有那么一丢丢的躁动的人就开始往外继续跑,最后这个总体的人群数量开始变少的时候并且整体的素质开始下降的时候。
当然我说的这个素质并不是说不负责任或者是不认真教学这个东西,我只是说这个素质是对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之后产生的一种责任感,也就是说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了之后会不会把这件事情想要做得更好。
追求平稳的人肯定是不会的,不追求平稳了才发现做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没有任何的回报,最后就导致了这个圈里面的人数越来越少。
少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呢,少到连这个一潭死水的运转都维护不了的时候,那么也就是这个东西面临崩盘的时候,死水也是需要流动的,并不是说他一点儿都不需要流动了。
等到这个时候无论是一些平民百姓还是说一些高官领导,都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这一个矛盾和弊端的时候,估计就开始需要往里面注入活水了。
但是前提就是把这些一潭死水清理完毕,并不见得说一下子就把它扔出来,因为这个样子的话可能里面的鱼就会迅速死掉,在活水弥补不到里面去的时候。
慢慢的注入活水清理死水,强迫着一潭死水流动起来。
甚至可以往里面加一些营养液,吸引到别的活水,加一些比较大的鱼,把这个无论是鱼还是水都搅拌起来,当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况之后,可能又会旋转起来了。
基本上我感觉这种情况可能就差不多了,我觉得我预测的情况基本上也就是这个样子的,又或者说在其中的时候就发出了一些小的改革,慢慢的在让这个水流动起来的过程中慢慢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