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65章 高考结果(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1月下旬,高考的喜讯传到缅北。

滇省招生办通过紧急电台的方式,向考生通报成绩。

齐聚学校的知青,躁动不安的听着广播所念的成绩单,大家议论不已,成绩超乎想象的低。

可和瑞丽考生对比成绩后,大家信心又回来了,因为对岸考得更差,很多人总分不到200分。

根据地考生,最低分也有210分,考最高分的尤立言,理科总分达到394分。

1月21日,入围(总分超过220分)的学生前往保山参加体检。

体检过后,就只等录取通知书。

录取前必经政审,知青们焦急的等待着最终结果。

2月6日,七八年春节的前一天,木姐中学敲锣打鼓,通知书终于由专程等在春城的司机带回来了。

望着操场上满怀期待的学生,潘红激动得无法言表,她没有辜负旅长的期望,教出一批大学生了。

“喊到名字的上来!”

尤立言,华清大学!

许文,西北工业大学!

一个个知青走上台,领取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大家心情澎湃,欢呼着拥抱在一起。

“老尤,你真牛!”

华清大学的名号,无疑是全场最闪亮的,大家纷纷恭喜军区状元郎。

有得意,自然有失意!

落考的知青,手足无措的站在一边,不知该如何是好。

性格豁达的,假装开心,恭贺同窗考上大学。实觉羞愧的,默默离开,找个地方抹泪。

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坎,似乎在这一刻,人与人的命运就此截然不同。

接到喜讯,张扬开心地唱起了小曲。

根据地一共235名知青参考,有71人考中大学,录取率达到30%。

全国范围一共570万参加高考,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才5%。

高于全国水平的6倍,当然值得骄傲。

木姐中学取得的成绩,轰动滇省,甚至惊动了京城的教育部。

如此惊人的成绩,居然出自人才荒芜的南疆,招生委员会的委员坐不住了。

这会不会有隐情?

为了确保高考的公平、正义,委员们决定派人南下考察,探知真相。

这次高考,因时间紧迫,试卷由各省出题,滇省甚至允许学生带初高中教材和十一中会的文件进考场。

因为根据地考生的特殊性,考场是单独设计,且有公安和老师监考,不存在集体舞弊行为。

而且阅卷是滇省招生办主持的,从卷面上,更确信没有作弊行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