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六七十年代 缅军陆军编制(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1966年6月组建了缅甸的第一个机动师一第77师,后来又分别在67年5月、68年5月分别组建了第88和第99机动师。

针对缅共在北部和东北部边境地区的日益活跃的特点,1970年缅军在腊戍成立了战术指挥部,全面负责战区内的作战、政治等事务。

1972年4月,奈温退出现役,山友上将接替他担任总参谋长。

1972年7一8月间,根据作战情况的变化,缅军取消了战术指挥部和第7、第11快速师的编制,重新设立了以下9个陆军军区:

北部军区(密支那)、东北军区(腊戍)、东部军区(东枝)、东南军区(毛淡棉)、仰光军区(敏加拉洞)、西南军区(勃生)、西部军区(实兑)、西北军区(曼德勒)、中部军区(东吁).

注:括号为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一个机动师一般5-6营,主力师3500人-5000人之间

每个营编制为770人,含5-6个连(包括行政连、火器连各1个,步兵连3-4个)。

每个营一般分为两个战线,第一战线3个连,第二战线2个连。

常规情况是营长带第一战线,副营长带第二战线,副营长有时留守营基地。

火器连分开配属给两个战线,每个战线的重型火器为75无后座力炮一门、81迫击炮一门、M20式火箭筒2具、重机枪2挺。

一般尉级军官以上配备手枪,军士长、上士配备卡宾枪,其余为AK—47冲锋枪或G3、G4自动步枪。

火力配备充分时,有一个专门的机炮连,计有七五山炮六门M1式75mm榴弹炮。

战役性决战时,缅军则将战线模式扩大若干倍,即将一个师细化为两个战术指挥部,简称“战指”,如88师1战指、88师2战指,每战指辖二、三个营。

军衔

缅甸海陆空三军军官军衔一致,共分为3等12级。将军6级(大将、副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军队派系的源头

缅军之父奈温是第四缅甸步枪团的领导人,战后他大力提拔跟随他的第四步枪团成员,使第四步枪团的军人占据了军队和政府的许多要职,这些人未必都是优贤之士,有的甚至素质很差。

第四步枪团军人通过任人唯亲的提拔,在政府中形成了自己的“随从体系”,成为左右政府决策的强大力量。

搞随从体系的并非只是奈温和第四步枪团,缅甸很多大大小小的领导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随从体系,因此往往是“一人得道,随从升天”。

随从关系在缅甸文化中有长久的传统。

丹瑞培养敏昂莱,也是发扬缅军的优良传统。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