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58章 迟迟不归的德钦巴登顶回来了(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在修改错别字,一会再刷新阅读

看着连片的芭蕉林和散落的茅草屋,巴登顶顿时有了熟悉又陌生的疏离感,同时心生无比的失落感。

直观的失落感来自天差地别的景象。

接到外联部隐晦的劝解后,德钦巴登顶只能离开久居成家的京城,一路南下,回到真正的“家”。

鳞次栉比的高楼,延绵不绝的铁轨,低矮的砖房,密集的人烟,这些都消失了。

站在南卡河边,缅共总书记面前的,只有一派原始风光,毫无人间烟火气。

缅北太落后了,比起华夏,像是毫无文明进步迹象的蛮荒之地。

“总书记,对岸的同志来迎接你了!”

随从秘书催促上路。

犹豫半响,巴登顶踏出坚定的一步,随后一个踉跄,狼狈的抓住船舷才稳住身子。

小船靠岸,尼温为首的中央干部,列队欢迎总书记回到党中央所在地。

同志们的热烈欢迎,让巴登顶忐忑的心安定许多。

精于政治的总书记先生发现在场迎接的只有中央委员,各大军区首脑并不在。

“前线战事如何?”

在场委员开颜大笑,纷纷欲答,尼温抢先说:“收复孟包了,北佤邦全境克复,人民军所向披靡。”

巴登顶只是笑着应付几句,并没有深入谈及战局,在场委员也只总书记脾性,也没有深谈。

75年,刚接掌缅共的德钦辛在战斗中牺牲,长期在华夏负责党的外交的巴登顶回国,接任总书记职位。

执掌大权后,巴登顶效仿前辈,发起滚弄战役,结果自是打了大败仗,差点将人民军家底打空。

灰头土脸的新主席先生,认清了自己不是军事人才的现实,自此不再亲自指挥作战。

76年北方剧变,华夏决定撤回教官、削减对缅援助,巴登顶为了稳住军援,决定亲自前方华夏首都,拜见土共高层。

经此一去就是三年。

三年间,巴登顶可谓一无所获,回到邦桑时,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回半分援助物资。

在场的中央委员随心思浮动,但无人提问主席带回了什么,每人都面露笑容,其乐融融。

总书记一路舟车劳顿,众委员没有多打扰,将其安顿在竹楼内,就各归各处。

离总书记下榻竹楼不远的一处小院内,尼温和万古聚在一起,闲聊起来。

“看来德钦真的空手而归。”

“本以为能吃顿好的,没想到,哎!”

才说两句话,政务上别苗头的两人,居然有了同病相怜的感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