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也忍不住笑了,刚见面的不尴不尬也就此消散。
“月初,越军攻占柬埔寨全境,你对此有何见解?”
这个突然的提问,打破丁盛的预设准备,他以为张扬会先抨击军政府,然后再劝降的。
“今日,只是闲聊,你不必带着沉重包袱。”
张扬笑着示意警卫添茶。
过了一会,丁盛才抬头说:“新闻里,华夏谴责越南侵略邻国的行径,半岛恐怕又要大战了!”
九旅建立俘虏营后,按照日内瓦公约,给予被俘缅军应有待遇,并特许缅军军官浏览红星报等红色报刊。
所以丁盛对国内外大事有一定了解,特别是红星报集中报道的柬埔寨事变。
“大战?”张扬沉吟地问:“你觉得是哪两方?”
“泰国与越南!”丁盛斩钉截铁的答。
张扬不置可否地颔首,对丁盛的前半截回答有些赞许,但深一步的见识也就一般了。
“你觉得泰国军力能与越军抗衡?所谓的大战能有多大规模?”
丁盛果断说:“美国绝不允许泰国变色,一定会重返中南半岛,全面武装泰国。”
张扬很是失望,缅甸精英的见识就这样?
从履历上,丁盛的资历很是耀眼,他在1961年被派往美国国防大学进修,由此走上晋升快车道,一路顺风顺水地成为一名前指指挥官。
丁盛是缅军校官的典型代表。
考取军校,被选派到欧美留学,学成归来后,通过低烈度的平叛作战,一步步高升成为缅军中坚。
缅军少壮派大体都走这样的路线。
缅甸独立后奉行不结盟原则,不亲美苏更不投中,不做冷战对峙的炮灰。
这是五六十年代诸多刚独立亚非拉国家的常见选择,那时的小国都有一种关起门过日子的心态。
美苏冷战的大背景,给了缅甸这样的小国左右逢源的机会。
只要旗帜不变红,美国就不吝啬好处,除了少量的粮食、医疗援助外,老美还给了缅甸一定的军校生名额。
50年代,缅甸每年都挑选3-5名军人,送到美国军校进修,丁盛是政变前一届留美的。
奈温政变上台后,也选择不结盟立场。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