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69章 风雷激(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1月中旬,缅共新指示又来了,这次是邀请三位新委员到邦桑参加缅共中央委员全体会议。

更有意思的是,随着公文来的,还有一封德钦巴登顶的密信。

信的内容很没有营养,皆是一些空洞的“本土化”革命理论。

经过一年多成功的根据地特色道路探索后,无论是张扬,还是李国成、谢和华的理论知识都进步了许多。

德钦巴登顶乃至前几任缅共主席在革命思想和文章上,都算不上有建树,信中言语打动不了李谢二人,更别说见多识广的张扬。

不过巴登顶不像华夏文人,会写那一套虚文假意的文章,私信的末尾,主席同志直白的表示要支持。

看完信,张扬忍不住嘴角下弯,这位幼稚的总书记可算吃够苦头了,也终于知道玩不过同僚就呼叫外援。

回国的那一刻,巴登顶的窘境就已注定。

失去北方外援后,长期逗留京城的他,就失去了了土共盖章的金字招牌。

没有华夏支持,巴登顶能力又一般,也就没法像王明一样,借着共产国际压服党内实力派。

回到邦桑后,巴登顶很快就失去光环,对内政毫无着手之处,一早提出的两项提议,一直没能通过。

彭家声跑到金三角了,党内实力派以各种借口,将惩戒彭老倌的议案改得面目全非。

至于提升九旅为地方政治局的议案,便没了下文。

两个决策都无法通过,巴登顶威信扫地,显示出他在中央毫无同盟,更无政治斗争的能力与智慧。

不过通读土共革命史的总书记同志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找有军队在手的地方将领为奥援。

巴登顶这招,有勤王诏书的意思。

缅共直属的三个军区,因为军费和补给上缴的事,正和中央置气,当然不会掺和这摊浑水。

试探林明贤等人皆无回应后,巴登顶只好求救九旅,一连写三封信给新晋三位中央委员。

李国成笑呵呵的走进来,说:“要不要给德钦一点正面回应?”

说着,政委举着信纸摇晃,显然也是巴登顶给他的密信。

“回。给主席同志看看老李你的文章水平,也好让他的理论水平有所进步。”

“那我得好好说说,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让德钦先生知道缅北革命的新变化。”

“说清楚一点,免得他看不懂!”

“那我就写中文,也好让他知道,缅北不是瑞金!”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并不把这事放在心里。

李国成坐下写信,张扬给他挪开桌面文件,一边说:“老林态度有所转变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