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16章(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它可以说是邦桑总部留下的最大一笔财富。

可整理发现,这些档案并不是那么珍贵,入目所到之处皆是潦草,无不显示出缅共不成熟的一面。

张扬最关心的是秘密党员这块,可他又要失望了。

老缅共根本没有严苛的保密制度,更没有所谓的单线联络,秘密发展党员等高端玩法。

没有经历过残酷的白色恐怖,缅共不像土工一样成熟,也就不具备长远布局,埋暗子十余年的能力。

阅览档案前,张扬期盼着找到一名潜伏在军政府内担任要职的秘密党员。

显然,这个期望落空了!

老缅共就没这个意识,也没这个能力。

不只是缅共,几乎所有二战中成立,战后成长的殖民地共产主义党派都具有组织简单、制度简陋的特点。

二战结束后,受苏联鼓舞,第三世界共党势力得到急速扩张,且大多成为一国主要党派。

可一帆风顺的成长,就像水果催熟一样,只是表面光鲜而已。

当殖民势力反扑时,这些年轻的共党很快就露出中看不中用的真实面孔。

在宗主国与买办集团的合力绞杀下,小国共党极易一蹶不振,就此消亡,或者逃入荒郊苟活。

缅共也不例外。

1945年以后,缅共一度发展很顺利,在工人中间获得广泛支持,并发起了大量罢工运,但很快就被昂山将军所镇压,且被赶出城市,失去对工人的领导,也失去了城市。

至今,缅共退出城市已有三十年。

张扬翻阅所有党员档案,都没有找到遗存在大城市里的党组织。

如今的缅共只在掸邦、克钦邦活动,且都是在野外,惨到连农村都站不下脚跟。

也就是说,除了根据地外,缅共只在101军区和金三角地区留有残余势力。

克钦邦101军区已经获得总部支援,正在试着融入新缅共。

今年内,张扬对它的期望是恢复力量,保护根据地侧翼,并向八莫地区发展。

金三角地区的缅共残部的情况就复杂多了。

一直以来,泰缅边界的缅共都遭受两国夹击,三十年来一直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