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大难正是缅共的一次大考,是人民军能否成为人民子弟兵的一场磨练。
在军委指挥下,人民军以连为单位,奔赴根据地的各个农村。
只要有农田的地方,就有人民军战士挥舞锄头的身影,人声鼎沸之处,尽是军民齐心劳作,热火朝天的景象。
就连孟利山口的驻军,在与缅军对峙之际,也抽调连队,到后方的孟利镇帮助人民救灾。
根据地万众一心的救灾,与此同时,国统区灾民却陷入更大的涡旋中。
老天爷是公平的,根据地受灾严重,那国统区一样严重,甚至更惨烈。
此次台风(印度洋一贯称为热带风暴)被印度气象局名命为萨利坦强气旋风暴。
它成型于孟加拉海南部深处,9月初在安达曼海加强,并在缅甸南部登陆,席卷整个缅甸。
缅甸国家地理为三面环山,南面向海,伊洛瓦底江为母亲河,从北向南贯穿中部盆地、平原。
缅甸西南方更为直面印度洋,受热带气旋侵袭最多,但有若开山脉阻挡,大大减轻了其带来的灾难。
但一旦风暴避开若开山脉,从缅甸底部的三角洲平原正面登陆,那将是一场巨大灾难。
三面环山、环高原的地形,一旦让台风沿江而上,巨量水汽就被三面高山困住,并形成源源不断的降水。
雨水从三面山脉中凝聚,汇流百川,而后尽数涌入伊洛瓦底江水系。
这次水灾,在无人机高空俯瞰视角里,可以看见洪水往南聚流,并不断加大,最终形成一片泽国的末日景象。
鱼米之乡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平均海拔不到10米,平时仅仅略高于河面。
一旦洪水爆发,一片泽国还不足以形容河口三角洲,更应表述为海洋,大洪水之下三角洲地区变成了黄色海洋。
9月15日,缅甸国家广播公布全国灾情,据统计洪水淹没房屋十余万间,三十多万灾民流离失所,受灾农田不低于百万亩,其中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受灾尤为严重。
缅共各地情报站汇报,缅甸全国都在受灾,到处是洪水肆虐后的狼藉痕迹。
洪水围困之下,部分地区失去了联络,并没有纳入军政府的统计口径之中。
同时,边远山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