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85章(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清末时期,滇省的有识之士就提出借河出海的设想。滇省要发展经济,要抵御步步进逼的殖民者,就需要找到一条发展、强大本省的道路。

地处云贵高原西陲,滇省交通极为不便,几乎被连绵不绝的山脉所阻断。滇省与内地传统的交通方式是蜿蜒曲折的峡谷山道,这显然无法与殖民者的先进交通方式对抗。

殖民者依仗大海四处掠夺,并由海入江,侵略滇省南境。寇可往,吾亦可往,既然外敌可以逆流而上,滇省顺流而下更具地利。从此,开发向海水运的愿望就扎根在滇省人的心中。

1935年厦门大学陈碧笙教授独自考察澜沧江及上湄公河的一段航道,为航运开发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资料储备。

到了抗战时期,华夏尽失海疆,国府退守西南一隅。这一特殊背景下,滇省的地位空前提高,同时肩负了为全国运输抗战物资的历史使命。

中缅公路一度被切断,驼峰航线运力有限,而澜沧江直连当时处于相对独立地位的泰国,于是湄公河航运开发再次提起,且讨论层级大为提高。

沧江行经深谷,峡险滩多,水势汹涌,但为利益计,似应先整治沧江通航暹罗,则长江货物至元谋后或陆运或水运经缅、暹、越以出海,不必专恃一国也!

这句话是当时国府开明人士的见解,一语道破了湄公河的特殊价值。

1940年,滇省决定开发澜沧江航运,民生轮船公司依此成立澜沧江试航队。当年5月起,试航队多次利用皮筏等水上交通工具,详细查勘澜沧江河道、水流、通航的可能性等。

试航队员努力奋战,制服了汹涌的江水,但由于队员皆招募自省外,无法适应热带气候,多人因此患病,使试航无法继续进行,只好暂停了勘查。

在试航查勘工作基础上,试航队撰写了《澜沧江考察报告》,为此后的历次试航行动提供了依据。

7月份,民生公司决定直接采用木船试航,但在试航中木船被急流掀翻,大部分船员遇难,试航又一次被迫停止。

随着越南局势的紧张,以及泰国倒向日本,开通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以作为战时后方国际通道,已无必要和可能了。

艰苦卓绝的抗战胜利不久,人民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滇省由此跨入的新时代。澜沧江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