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96章(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之,张扬每天都坚持写社论,着重评点香江资本社会的运行逻辑、华夏改革变迁、美苏争霸解读等内容。考虑到缅共党员文化水平不高,张扬用比教员更白话的文字去撰写文章,并在读者反馈中,不断磨练文笔和文章风格。

除此之外,缅共中央每个月都派一批干部到滇省去交流学习,半年一批驻港干部轮替。同时,自恢复高考以来,四批共652名知青考入华夏各个大学,他们绝大部分依旧接受缅共的领导。

这些知青大学生遍布华夏大江南北,亲眼目睹了华夏的改开进程,而这些亲身经历和个人思考汇成一份份报告流回缅北,成为缅共干部的精神食粮。

今年是恢复高考的第四个年头,首批知青大学生临近毕业,缅共总部给他们出了一道毕业考题,那就是在华夏做一次社会调查,不求达到寻乌调查的水平,但也要言之有物,切中时代脉搏。

这些报告的精简总结汇报也成为了缅共干部的精神食粮。

如此种种,让缅共这个山沟小党做到了开眼看世界,从精神文明这一方面赶上了世界潮流。

而军政府统治下的缅甸呢?奈温政府“闭关锁国”,报纸媒体等宣传体系、国家经贸往来等等一切交流方式都垄断在政府手中,国民更是不准与外国人接触。

缅甸黑市商人虽手眼通天,但依旧是被困在国内这个小黑屋里,不曾见识过外面世界的“香气”。

这些走私商顶多从泰国舶来商品中“见识”到邻国的繁荣,至于更大的世界,国内这批黑市商人就知之甚少了。

在开眼目睹世界的缅共干部看来,这些被封在缅甸国内的商人不就是土包子了。

认识少不意味着不懂好货,工业商品的优劣,眼看手摸就能立刻体会到。展销会上精巧、高端的香江电子产品,让缅商大为震惊,以至于流连忘返。

八十年代初,香江的制造业水平处于巅峰,在多个领域的设计、制造上强于韩国、蛙岛。在某些小分类领域,香江的制造水平甚至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领头羊。

拿香江的工业明珠到缅北展览,简直是降维打击。别说缅商了,就是没到过香江的缅共高层都惊叹不已。

凭着远超缅甸时代的高端商品,以及海量供应的缅北制造,展销会非常成功,原定三天展览时间一推再推,到了7月8日才闭幕。

延迟闭馆时间让展销会更加火爆,南方的商人蜂拥而来,其中不乏缅甸各大国企的地方代表,就连密支那的缅军司令部的后勤官也出现在了八莫街头。

繁华的商业让八莫港口一度堵塞,江面上停满了货船,八莫县政府紧急启用了老官屯港才缓解了航道拥挤的情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