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是的!但我们不会花巨资采购一大堆落后、破旧的二手武器。”
维克托就要反驳,李寒做了制止手势,从文件夹中取出一张纸,说到:“这是我方真正的武器采购清单。”
这份清单很短,只写着简单的代号,分别为M46、D20、D30、BM-21、MiG-21。
谢利夫拿到清单后,只看了一眼就摇头,说:“不可能!我方绝对不出售任何改变地区局势的重武器。”
心急之下,谢利夫说出了心里话。
一直以来,双方的武器交易都仅限于枪支、火箭筒和萨姆导弹等所谓的“自卫”武器。
虽然这些借口显得可笑,却表明了苏联的立场,那就是不亲自下场扶持缅共崛起。双方刚接触时,维克托出售军火只是为了谋取部门私利。
到了今年,缅共搞出点风波后,苏联情报系统提高了观察等级,也就有了谢利夫的到来。到了这里,军火交易依旧是克格勃内部在推进,远不到苏共中央的层级。
因此,谢利夫不可能,也无权答应重武器的采购请求。关于这点,缅共缅中央有预判。
在谢利夫的冷语中,会谈气氛僵硬了起来。维克托主动说:“我方坚持武器监督的意见。我们有必要派驻考察队,到缅北来监督防卫武器的使用,以确保...”
李寒立刻打断,严肃地说:“你们没有这个资格!要谈这点,你们必须以官方的身份来。现在,你们只是唯利是图的军火贩子!”
“既然如此,那么我方正式提出政治诉求,苏共应该在官方宣传渠道支持缅甸人民的解放事业,并支持缅共的共产革命。”
谢利夫轻蔑的说:“你党还没有资格!当年的延安都没有这个能力。”
李寒眼神冰冷,一字一顿的说:“那就没得谈!所谓的观察员,必须和苏联官方表态绑定在一起。”
谢利夫笑了,起身就走。
李寒默默注视苏联人的立场,一旁的警卫士兵神情肃穆,虽听不懂外语,但他们都恼怒于苏联人高傲嘴脸。
飞机起飞,迅速离开了机场,这场会谈似乎就此无疾而终。
会谈结果回传到兴威,张扬呵呵一笑,说:“如此看来,谢利夫依旧是代表克格勃集团而来。”
从一开始,缅共的政治诉求就是一张试探牌,用于打探维克托背后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由此判断苏联来客的层级和权限。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缅共的实力依旧不足以摆上克里姆林宫的办公桌。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演下去。用这张牌索要更多的好处。”
第二天,双方又回到隔空对话的老局面。不断地电文扯皮中,谢利夫做了些让步,提出可以出售一批BM-14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