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行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41章 邵平之战(13)(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但这次不同以往,很少有人会让骑兵下马,改由完全不熟悉骑兵战术的步兵,将马匹当成运输工具运载至战场,而不是战场后方,而后再将马匹运回把骑士运来。

如此既要打破传统,还得有魄力,同时是力量投送和效率计算的共同结果,一般人绝不会去做,即便是百里燕,也不敢轻易让步兵上马,取代骑兵,用马匹转运至前线战场。

一旦遭遇敌方精锐职业骑兵突击,结果便是散兵游勇式的满战场乱跑,步兵不熟马战,不知道马的特性,短时内难以掌握技巧。

其次,将步军用马匹转载,势必要计算双方实力的强弱和战术原则。转载的步兵若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达到战役目的,不如不运的好。

黑巾军永兴河畔近七万骑兵,数量虽多,但马匹半数都是三流的杂骑,战场角逐之下拼的是技巧战术,更是拼的马种,再优秀战士驾驭下,马匹的优劣将直接左右战斗胜负。

黑巾军七万杂骑正面硬怼三万咸军骑兵,其并不占绝对优势。尤其是咸军战术已经较为灵活,手段极多,其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即便以多于咸军惨烈伤亡取得压倒性优势,对黑巾军而言毫无意义,更加不划算。

于是采用步骑混和投送的方式,先将步兵运至邵平,而后再将骑士运抵战场,黑巾军在兵力上将取得决定性优势。咸军孤守邵平远离永兴河一千五六百里,只要封锁了河道,就能阻止咸军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大都督,末将以为,此时劫营难有取胜把握。”

百里燕道,肖渠一旁说:

“那就眼睁睁看着黑巾军将我军后路切断?”

叶信点了点头,认可肖渠的主张:

“肖将军所虑不无道理。魏将军,黑巾军当下只有五万步军,兵力虽多,战力却不及我军三万骑兵,一击之下仍有胜算。但硬拼,纵然我军取胜,也难将邵平百姓安然带走,魏将军可有计策破敌?”

“回大都督,在下正要说此事。敌军以步军骑马,最大弊端是步军不习骑战,一旦将马匹用作载具,势必要将马匹牵回永兴河。

末将建议,是否能绕道截住黑巾军的战马,一旦没了战马,其陆路增兵将难以为继,一千五六百里路,步军单程一趟,走也得走二十日一个月。

纵然黑巾军从长孙国境内调兵,也得二十天一个月,才能进入邵平。有一个月时间,陈飞时将军两万水军早已抵达邵平,我军再行南北夹击,便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那魏将军如何知道黑巾军马匹在何处,此时少说已经过去一天甚至两天,黑巾军骑兵若不在邵平,定是已经走远,我军若是截击其马匹,路程定是追赶不上,若是出兵少了,事则不成,反有被其咬一口可能。”叶信问。

“大都督,黑巾军意在短时内集中十万以上兵力,将我军困死在邵平,其五万步军在与主力汇合之前,必定守在长沌河畔,阻止我军登船。

因而其马队势必要在最短时间之内,以最快速度抵达永兴河畔,将人马运抵邵平,因而只能走邵平至永兴河最短路径,我军则以马匹速度取胜。”

黑巾军打了个时间差,提高了兵力机动投送的效率,但五万步兵要想包围三万骑兵镇守的邵平并不现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