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言,少安身形一滞。既然君上已经下令,那便已经失了转圜的余地。
少安应声离去,两日后便抵达了赵国。
因模样平平,所以他并未引起旁人的注意。走在集市之中四处望着,但见人声鼎沸,百姓们满面笑容,这是他在齐国从未见过的模样。
听闻赵国正在广纳贤才后,少安亦是报了名,还写了封洋洋洒洒的文章呈了上去。
少安在文章中陈辞家中贫穷,少时读遍古籍却也不能够得志,一直都没有能够在朝廷上实现出自己的满腔抱负,后文直接写出了他的目的:便是想要能够在君上身边成为有用之人。
末了还不忘写出最近一系列举策的利弊,甚至还提出了建议。当然,这一切都是齐熹事先计划好的。
果不其然,此篇文章果真被举荐到了宇文宥之处。
他召了少安进宫,和他畅谈。整个宫殿内侍卫甚少,少安大为惊异,没想到行动能进行得如此顺利,而刺杀宇文宥的机会就在眼前。
沉吟片刻,宇文宥缓缓开口:“你说兴修水利不太得体?”
“是的,在下以为太过急于一时。”话一出口便意识到了不对,他疏忽了自己说话的口音并非是赵国人。
见宇文宥眉头紧蹙地望着手中的折子,少安心中一凛,悄然从怀中掏出匕首。
“那你觉得该如何?”
话音刚落,只见一抹寒光闪过,接着宇文宥的脖颈间便被匕首抵住。仅是片刻的惊异,宇文宥很快变回了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少安抿唇,手下逐渐用力,将他的脖子划出了血痕。而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也是因为他觉得这位君王善用人才。
联想到自己的兄长曾因上谏而被齐国重臣当众处死的场景,少安的手不断颤抖着,若是他们能生在赵国……
刹那的恍神间,他就已经被伏在宇文宥身边的侍卫刺杀倒地。一剑毙命,再无声息。
宇文宥见到少安的尸体,还隐隐约约觉得可惜。这样的人才若真的能够留在赵国,定能堪以大任。
可惜他如此急于刺杀,想来那篇文章的见解定是有心之人特意谋划而为之。而方才听他所言又似是齐国口音,极可能是齐熹的身边人。
宇文宥闭了闭眼,拂袖道:“以后这种人才固然要见,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加强宫中守卫,以后上书的人务必要调查清楚他们的来历,以及陈述的背景是否属实。”
齐熹听闻此事后顿时怒不可遏,开始暗中联络江湖人士。
绾绾眼色一暗,故作无辜道:“为何要这般做?凡事不可急于求成,唯有静待机会才是。”
抬眼见她目光柔和的模样,齐熹抚着她的手以示安慰,可心中却不免起疑。若沁儿当真失了记忆,又怎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劝他莫要针对宇文宥?
难不成,是她已经恢复了部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