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许氏自顾自嫣然而笑:“要我看啊,如果你爷爷是卢氏掌舵人,卢氏王朝未必会这么快崩塌。哪怕是眼高于顶的大骊藩王宋长镜,也坦言能够在一年内就立下灭国之功,功劳簿上有你们卢氏皇室一半。当然了,你们这支小镇卢氏,运气不太好,跟主支卢氏,一荣未必俱荣,一损倒真是俱损,所以这次我们清风城给你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要错过了,要好好把握住。”
卢正淳弯腰极低,双手作揖高过头顶,感激涕零道:“卢正淳绝不敢忘记许夫人大恩大德,日后到了那座名动天下的清风城,必当为许夫人做牛做马,并且我卢正淳发誓,此生只忠心于夫人一人!”
清风城许氏笑意妩媚,眯起眼眸,柔声道:“这种掏心窝子的话啊,可别让我夫君,也就是你未来的师父听到,或者到时候你也可以在他面前重复一遍?”
兴许是在泥瓶巷给刘羡阳下跪后,卢正淳对于此事已经不再心怀芥蒂,听到许氏的诛心言论后,立即跪下,整个人匍匐在水榭外的台阶顶部,颤声道:“卢正淳绝不敢忘本!”
许氏笑了笑,随意挥挥手,开始赶人:“行了,起来吧。以后到了清风城,修行一事最耗光阴,路遥知马力,你是不是忘本,自然水落石出。”
卢正淳后退着离开水榭,下了台阶才缓缓转身。这个曾经在小镇呼风唤雨的天字号纨绔,在许氏跟前,好像腰杆就从来没有直起过。
小镇之外的卢氏,作为一座大王朝的掌国之姓,在被大骊边军重创之后,可谓大伤元气,一蹶不振,短期之内很难东山再起,从上到下,卢氏嫡系和旁支以及远房,只得夹着尾巴做人。否则,以清风城的家底和声望,绝对不敢如此在小镇卢氏宅子做起鸠占鹊巢的勾当,还敢居高临下,对卢氏子弟呼来喝去。其实就算换成正阳山的那对主仆,都很勉强。如今卢氏龙游浅滩,时局艰辛,实在是不得不低三下四。
红袍男童嗤笑道:“真是个天生奴才命的狗腿子,娘亲你收下这种废物做什么?不会真要让我爹收他做徒弟吧,而且还答应他一个中五境?中五境什么时候如此廉价了?”
许氏微笑道:“卢正淳虽然面目可憎,但并非没有可取之处。此人资质一般,本来成为外门弟子就属万幸,不过说到底,这个年轻人只是那笔大买卖之下的小添头而已,掀不起半点风浪。至于表面上看,娘亲许诺给小镇卢氏这么多,答应卢氏皇室那些逃难的皇亲国戚和金枝玉叶,可以在清风城避难并且扎根,清风城会以礼相待,奉为座上宾,甚至在城内专门划分出一大块区域,作为卢氏的私人地盘,期限为一百年。……”
孩子丢完鱼饵,突然跑出水榭,捡了一大把石子回来,然后趴在栏杆上,朝着那些鲤鱼使劲丢掷石子,玩得不亦乐乎,转头说道:“娘亲,咱们来小镇寻觅瘊子甲,是不是就是一个掩人耳目的由头,是咱们清风城许氏借此机会掌控卢氏的障眼法?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卢氏那拨浩浩荡荡的丧家犬,听说人数仅皇室成员就有三千多,加上内宦奴婢附庸和不愿依附大骊宋氏的亡国遗老,对于我们清风城的人气增长,帮助很大。如此说来,这里才是落魄卢氏如今真正的消息运转枢纽?”
许氏欣慰笑道:“能够想到这一层,说明我的儿子很聪明,但是呢,还是错了。”
男孩皱眉,等着答案。
许氏眨了眨眼睛:“那副瘊子甲,内有玄机,简单而言,就是不比那部剑经差。”
男孩狠狠丢出一颗石头,砸在一尾鲤鱼背脊上,鲜血四溅,可怜的鲤鱼疯狂拍打着水面。
男孩眼神炙热:“我爹最擅长攻伐之道,杀力之大,不比那大骊宋长镜逊色太多,只可惜一直受困于先天身体孱弱,最怕对手和他以伤换伤的无赖打法,这才无法扬名,还沦为笑柄,就连清风城的自家人也敢在背地里取笑我们。娘亲,是不是我爹得了这具宝甲之后,就能够攻防皆备,可以与那宋长镜一较高低了?”
许氏仍是摇头。
红袍男孩重重一拍栏杆,怒色道:“你不要跟我卖关子!”他龇牙咧嘴,择人而噬,就像一头虎豹幼崽。
许氏从来没觉得儿子在自己面前大呼小叫有何不妥,毕竟儿子一出生,就得到过一位高人评价极高的谶语:“虎狼之相,人主资质。”
许氏耐心解释道:“你爹得到宝甲后,一旦参悟成功,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什么防御,一力降十会,一鼓作气碾压敌人便是。”
男孩哈哈大笑,快意至极:“杀杀杀,到时候让我爹就从咱们清风城内部杀起!自己人做的恶心事,才最恶心!”
男孩笑过之后,很快冷静下来,突然想起一事,问道:“娘亲,你这么戏耍正阳山,真是耍猴了,就不怕那只蠢猿万一回过神来,离开小镇后就对我们大打出手?还有一件事,我始终没想明白,那个姓刘的,既然早早有了买瓷人,本身就根骨极好,加上有宝甲有剑经,这样的香饽饽,简直少之又少,就连我也不得不承认,对他需要刮目相看,那么买瓷人为何迟迟不愿露面,使得娘亲你能够浑水摸鱼,还让那正阳山老猿帮咱们解决掉了烂摊子。他一拳打死刘羡阳后,什么都清净了,天大麻烦由正阳山来兜着,至于我们清风城,便有了极大的回旋余地。”
许氏胸有成竹道:“正阳山那只千岁高龄的搬山老猿,脑子不算好用,但还不至于蠢笨到被娘亲任意当猴耍的地步。其实他早已猜出娘亲借刀杀人的手段了。为何老猿愿意捏着鼻子,自己跳入陷阱,其中原因比较复杂,既有正阳山不怕惹祸上身的自负,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史内幕,你暂时不用管这些。”她陷入沉思,再次捋了捋思路,试图查漏补缺,以免后患无穷。
少年刘羡阳的买瓷人,曾是鼎力支持卢家王朝的一股势力。王朝覆灭后,赔了一个底朝天,血本无归,在这之前,确实是山下世俗王朝一等一的门阀,否则也不至于在确认刘羡阳的剑胚资质后,仍然能够耗费重金将刘羡阳留在小镇,买下了之后的九年时间。
正阳山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知晓此事后,便去找到那个破落户,试图购买刘羡阳的本命瓷。正阳山一位老祖,当面就给出了一个天价,但是那户人家吃错药了一般,死活不愿松口,只说是已经转手卖给其他人了,至于是谁,什么来历,更是守口如瓶。
之后迷惑不解的正阳山,便听到风声,说是正阳山的死敌风雷园抢先抓住机会,趁火打劫,得了先机。那户人家自然不敢当着正阳山剑仙的面,说自己已经把东西卖给了你们正阳山的仇敌风雷园。
至于刘家祖传瘊子甲和剑经一事,以及风雷园接手刘羡阳本命瓷的消息,到底是谁泄露给正阳山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清风城许氏,不过当然是躲在幕后的那种。她更是主要谋划之人。这趟亲自赶赴小镇,花费巨大代价,她自然要保证这笔买卖最少能够回本,否则她这一支在清风城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岌岌可危,更别奢望独力执掌清风城。
事实上小镇这边,卧虎藏龙,不容小觑,不提日薄西山的卢氏,其余三大姓氏,在东宝瓶洲版图上,谁不是雄踞一方,如日中天?
其实四姓十族,真正的底蕴,不是说盘踞着多少条术法通天的地头蛇。这些家主、老祖宗,其实注定已经离不开。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可惜他们早已与桃叶巷的桃树、小镇中心的老槐差不多,属于挪了就死,更无来生一说,所以空有一身大神通,无法施展。
这些家族的底蕴,在于他们能够掌握多少口龙窑,管辖多少门户,因为这将直接决定每年为外边提供多少只本命瓷。一旦出现修行的好坯子,押中宝的买瓷人,只要不是手头太拮据,多半还会额外包一个“大红包”,除此之外,也等于双方结下一份香火情,比起点头之交,当然分量要更重。
许氏突然对自己儿子感慨道:“千万不要小觑任何人,哪怕是卢正淳这种弯腰做狗的小人物。你以为来了小镇,就能够轻而易举将那些机缘、宝物拿到手吗?不是这样的。老龙城的苻南华,几乎道心崩碎,云霞山的蔡金简更是人间蒸发,生死不知。还有一名资质不俗的后辈,在廊桥那边看似福至心灵,便作水观,给人坏了心境,无异于在心湖底部,被人硬生生砸出一个大坑,使得湖水下降。这类事情,不会到此为止,接下来反而只会越来越多。所以说,修行路上,无一个逍遥人。”
男孩想了想:“小心驶得万年船。娘亲,我会注意的。”
许氏点头道:“如此最好。”
男孩丢掷出最后一颗石子,问道:“那个齐静春到底怎么回事?”
许氏罕见动怒,厉色训斥道:“放肆!尊称齐先生!”
男孩一愣,乖乖改口道:“齐先生是不是有了麻烦?”
许氏犹豫片刻,缓缓说道:“齐先生的恩师,不但曾经陪祭于那座文庙,而且还是儒教教主的左手第二位。”
男孩目瞪口呆。
这意味着齐静春的恩师,是儒家,或者准确说是儒教漫长历史上的第四人?
这是超乎想象的存在。要是有谁夸下海口,说这类圣人一怒之下,能够一脚将东宝瓶洲最大的山岳彻底踩碎,男孩不敢说全信,但也肯定会半信半疑。
许氏心有戚戚,低声道:“只是那位圣人中的圣人,如今地位却比这座小镇的那些破败神像……也不如了。”
男孩咽了咽口水,随口问道:“刘羡阳那个朋友如何处置?”
许氏想了想:“你是说泥瓶巷那个姓陈的孤儿?”
男孩点点头。
许氏笑道:“你不也一见面就称其为蝼蚁吗?让他们自生自灭便是。”
督造官衙署来了两位风尘仆仆的客人,两人皆是弱冠之年,玉树临风,如楠如松,头等美质。门房听说是来拜访崔先生后,连身份也不询问,赶紧领进官邸,领到那位崔先生暂居的别院,帮着敲响门扉,门房便恭谨告辞。
开门之人,正是那位代表儒家来此讨要压胜之物的君子,年少时就赢得过呵笔郎的美誉,一直被视为下任观湖书院山主的不二人选。他看到两位年轻人之后,有惊喜也有讶异,望向其中一位斜靠门扉的年轻人,笑问道:“灞桥,你身边这位朋友是?”
被称呼为灞桥的年轻人,嬉皮笑脸道:“这家伙啊,是大雍王朝龙尾郡的陈氏子弟,崔兄你叫他松风就行。这家伙生平不好美色美酒,唯独有石砚之癖,听说这边的小溪有几个老坑,就想来碰碰运气。他还有一位远房亲戚,这次也与我们随行,要不是因为她,我和松风也不会耽搁到现在才进小镇,本该早两天来的。她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便自己去逛小镇了。唉,可惜了可惜了,来的路上,听说大隋的一个皇子得了天大机缘,赚到一尾金色龙鲤,以后大有希望走江出龙,把我给眼馋得眼睛都红了。崔兄你瞅瞅,满是血丝,对不对?”
年轻人把头向那位儒家君子伸过去,后者笑着用手指推开他的脑袋,提醒道:“刘灞桥,既然已经拖延了行程,就赶紧办正事去,还来我这边空耗做什么?什么时候风雷园的行事风格,变得如此拖拉了?”
那位龙尾郡陈氏子弟面带歉意,苦笑道:“来的路上,有过一场冲突意外,灞桥兄伤了作为养剑室的脏腑窍穴,只得冒险将本命剑移至明堂窍。若非我修为不济,成了累赘,绝不至于让灞桥兄受伤。”
刘灞桥爽朗大笑道:“几个鬼鬼祟祟的野修罢了,靠着一点歪门邪道,才侥幸伤到本公子,反正已是我剑下亡魂,不值一提!如果不是急着赶路,本公子就要给他们弄几座衣冠冢,立块墓碑,写下他们于某年某月某日死于我刘灞桥剑下,将来等我成为剑道第一人,说不得还会成为一处风景名胜,对不对?”
儒家君子与这位风雷园天才剑修相识已久,知道他天生不着调的性格。他把两人带进院子,刘灞桥突然压低嗓音:“崔兄,你给我透个底,此方天地是不是马上要塌了?山崖书院那位流徙至此的齐先生,当真要执意逆天行事?”
崔姓读书人置若罔闻。
刘灞桥嘿嘿一笑,指了指崔先生:“我已经懂了。”
那位儒家君子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松风,我先前去学塾那边拜访过齐先生,先生说起修身一事,有过‘时不我待’的感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位出自崔氏的圣人种子,却只说到修身便打住了。
陈松风一开始本以为是读书人之间的客套寒暄,只是当他看到对方的眼神之后,灵犀一动,立即心领神会,抱拳道:“崔先生,我去寻一寻那位远房堂姐,回来之后再向先生讨教治国韬略。”
陈松风言语当中,有意无意跳过“齐家”环节,只是提及了治国。
陈松风匆匆离去。崔姓读书人叹了口气,和刘灞桥坐在小院石桌旁。
刘灞桥跷着二郎腿,直言不讳道:“这个陈松风聪明是聪明,一点就透,只不过吃相也太不讲究了,好歹坐下来跟你胡扯几句,再走也不迟,就那么急着去求祖荫槐叶?我看没必要嘛。如今我们东宝瓶洲除了龙尾郡陈氏,还剩下几个上得了台面的姓氏门阀?那些槐叶,不乖乖落入他陈松风口袋,难道还落在小镇土生土长的俗人头上?”
东宝瓶洲的陈氏,以龙尾郡陈氏为尊,虽然沉寂很久,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声势不振,但到底是祖上出过一大串枭雄人杰的千年豪阀,因此哪怕是刘灞桥所在的风雷园这样的鼎盛宗门,也不敢小觑,就连刘灞桥这种人,也愿意与之为伍,算是当作半个朋友。
读书人好奇问道:“你来此是找那位阮师,求他帮你铸剑?”
刘灞桥吞吞吐吐,语焉不详。大略意思是为宗门做一件事,如果做成了,风雷园就会出面为他向阮师求情铸剑。至于那件事为何,刘灞桥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读书人又说道:“你知不知道正阳山也来人了,而且是主仆二人。”
刘灞桥愣了愣,震惊道:“我根本没听说啊,正阳山是谁来了?”
然后这个在风雷园以跋扈著称的年轻剑修,闭上眼睛,双手合十,碎碎念祷告道:“千万别是倾国倾城的苏仙子,小子我跪求不是苏仙子大驾光临,要不然我出剑还是不出剑?苏仙子看我一眼,我就要酥了,哪里舍得祭出飞剑……”
读书人有些无奈:“放心,不是你心仪的苏仙子,是护山的白猿,他护送着正阳山纯阳剑祖陶魁的宝贝孙女。”
“老崔你真是我的福星!不是苏仙子就万事大吉!”刘灞桥立即活蹦乱跳,哈哈大笑道,“怕他个卵?!我还怕一头老畜生不成?!咱们风雷园谁都可以怕,唯独不惧他正阳山!”
读书人犹豫了一下:“风雷园和正阳山,本是同根同源的剑道正宗,为何就不能解开死结?”
刘灞桥收敛玩笑神色,沉声道:“崔明皇,这种话你以后到了风雷园,千万千万别跟人说半个字。”
崔明皇喟然长叹。
风雷园,正阳山,双方从祖师剑仙到刚入门的子弟,往往不需要什么一言不合,只要是遇到了,直接就会拔剑相向。
官署门房和年迈管事突然火急火燎赶到院门外,崔明皇和刘灞桥同时起身。
管事走入院子,行礼之后,说道:“崔先生,刚得到一个消息,正阳山对一个叫刘羡阳的少年出手了。”
刘灞桥骤然大怒:“哪个刘羡阳?!”
管事对崔先生颇有敬意,至于眼前这位不知姓名的公子,老人其实并不畏惧,淡然回复道:“回禀这位公子,我们小镇只有一人叫刘羡阳。”
刘灞桥脸色剧变,冷笑道:“好一个正阳山,欺人太甚!”
崔明皇神色自若,问道:“齐先生是否出面?”
管事摇头道:“尚未。听说那少年被带去了阮师的剑铺,估摸着就算没死,也只剩一口气了。有人亲眼看到那少年胸膛被一拳捶烂,如何活得下来。”
崔明皇笑了笑:“谢过老先生告知此事。”
年迈管事连忙摆手:“不敢当不敢当,职责所在,叨扰崔先生了。”
在管事领着门房一起离去后,崔明皇看到刘灞桥一屁股坐回石凳,疑惑问道:“你难道正是冲着那个少年而来?”
刘灞桥脸色阴晴不定:“算是一半吧。接下来会很麻烦,大麻烦。”
崔明皇问道:“不只是牵涉到风雷园和正阳山的恩怨?”
刘灞桥点点头:“远远不止。”
崔明皇袖手而坐,轻声道:“树欲静而风不止。看来我是该动身去取回那块四方镇圭了,哪怕会被齐先生误认为是我们观湖书院落井下石,也没办法。”
崔明皇站起身:“我去趟学塾,去去就回。”
他离开福禄街的官邸后,途经十二脚牌坊楼,停下脚步,仰头望着“当仁不让”四字匾额。
阳光下,崔明皇伸手遮在额头。他一阵犹豫不决之后,竟是转身返回官署。
福禄街上,魁梧的白发老人牵着瓷娃娃一般容颜精致的女童,并没有进入卢家大宅,反而去了李家。早有人等候在门口,将两人迎入家内,在悬挂“甘露堂”匾额的正堂内,一个气度威严的老人站起身,来到门口相迎,抱拳道:“李虹见过猿前辈。”
正阳山的搬山老猿,对李家家主随意点了点头,松开小女孩的手,低头柔声道:“小姐,老奴在山顶那边等你。”
小女孩坐在正堂门槛上,气鼓鼓不说话。
李氏家主轻声道:“前辈放心,我们李氏一定将陶小姐安然无恙地送出小镇。”
老猿嗯了一声:“此次麻烦你们帮忙照顾小姐,就算正阳山欠你们一个人情。让我与小姐说些话。”
李虹立即离开正堂,并且下令让家族所有人都不得靠近甘露堂半步。
老猿也坐在门槛上,想了想:“小姐,有些话本不该跟你说的,只是事已至此,再隐瞒也没有意思,老奴就一并跟你说了。此次小镇之行,多半是有人精心策划的一个局。那个清风城许家婆娘,跑不掉,只不过她未必是分量最重之人。这个坑,厉害的地方在于哪怕老奴有所察觉,也无法不跳。小姐有所不知,那部剑经的主人,曾经是一个叛出正阳山的剑道孽徒,由他自创而成。依照你爷爷的说法,这部剑经最可贵之处,在于虽然写书之人,最终剑道成就不过是摸着剑仙的门槛,但是剑经内容,直指大道。小姐你想啊,与咱们正阳山交好的谢家老祖,何等眼界,仍是给予这部剑经‘极高’二字评语。”
接下来老猿的语气冷漠了几分:“而这个欺师灭祖的剑道天才,走投无路之际,投靠了我们正阳山的宿敌风雷园,风雷园也确实庇护了此人大半生。他当了大半辈子的缩头乌龟,后来为了印证剑经,悄然离开风雷园,寻找过数位证了道的大剑仙,例如谢家老祖,哪怕皆对其人品不屑,但是对于剑经所写,的确都赞赏不已。谢家老祖私下曾说,剑经融合正阳山、风雷园两家剑道精神,一旦哪一方有人修成,那么两家的术道之争,鹿死谁手,就该落幕了。”
老猿沉声道:“所以这部剑经,老奴如果能够拿到手,交给小姐你来修行,是最好的结果。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正阳山没有拿到手,如果给什么老龙城、云霞山之流,被那些年轻人得去了机缘,正阳山倒也能忍。唯独一事,绝对不能退让半步,那就是被风雷园的狗杂种们将剑经拿到手!”
老猿脸色铁青狰狞:“小姐,别忘了,风雷园的园子最深处,那座试剑场之上,我们正阳山的那位老祖,也正是小姐你这一脉的祖先。她当初在正阳山最为孱弱之际,毅然挑战那一代的风雷园园主,结果堂堂正正战死后,她的尸首,非但没有被风雷园礼送回正阳山安葬,反而任其曝晒,甚至头颅之中,还插着一把风雷园剑士的长剑,故意任人观摩取笑!”
“三百年了,整整三百年,哪怕正阳山公认英才辈出,竟然始终连风雷园的一把剑也拔不出来!一代代正阳山剑修,承受着这种奇耻大辱。正阳山一日不灭风雷园,便一日是整个东宝瓶洲的笑话。”
“为何我正阳山,每一位老祖成就剑仙之尊后,从不愿召开庆典,普告天下?!”
这些陈年往事,小女孩其实早就烂熟于心,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
只不过之前亲人长辈说起,都尽量以云淡风轻的语气提起这段公案恩怨,远远不像搬山猿这般愤懑满怀,直抒胸臆。
小女孩稚声稚气问道:“白猿爷爷,那你为何不干脆一拳打死那死犟死犟的少年?虽说他如今已是经脉寸断,气息崩碎紊乱,剑经自然而然就跟着被捣烂搅碎,神仙也没办法复原。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人救了他,万一有人得到剑经,那我们正阳山咋办?”
那部剑经的传承方式极为特殊玄妙,无法言传,当年那个正阳山叛徒,留下一道流转不定的剑意在子孙体内,代代相传,一直在等待天资卓绝的子孙出现,能够驾驭这道蕴含剑经内容的剑意。所以只要刘羡阳死了,他的买瓷人和风雷园也就彻底没戏了。那部从未真正现世的剑经,就此烟消云散。
老猿哈哈笑道:“老奴若是当场就打死那少年,就会被瞬间赶出这座小天地,到时候小姐怎么办,难道要小姐独自面对风雷园的人?再者,此地术法一律禁绝,阮师能铸剑能杀人,可是救人的本事嘛,真是不咋的。除此之外,难不成齐静春出手?绝对不会的,如今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再说了,真惹恼了老奴,大不了就现出真身。老奴倒要看看,这方天地撑不撑得起老奴的千丈真身!”
老猿站起身,气势磅礴,道:“小姐,廊桥少年一事,已经不用理会,容老奴杀了风雷园的人,就在那座山顶门外等你。那齐静春若是识相,就隔岸观火,若是他敢插手,老奴就敢撞他个支离破碎。便是阮师出手,老奴也要与之一战到底,才算不虚此行!”
小女孩想了想,灿烂笑道:“白猿爷爷,你去吧,不用担心我。”
老猿洒然笑道:“小姐就更不需要担心老奴了。”
溪畔剑铺一间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一盆盆血水被端出去,然后端回一盆盆清水。
一个几乎是被阮秀拎小鸡一样抓来的老人——杨家药铺的掌柜,就坐在窗前小凳上。他伸手洗去满手血迹,额头渗出汗水,抬头后无奈摇头道:“阮师,这少年的伤势实在太重了,如果是小镇之外……”
双手环臂的阮师傅板着脸道:“废话就别说了。”
杨掌柜只得苦笑。自己确实说了句废话,如果是在小镇之外,根本就用不着他出手。
青衣少女阮秀,死死盯住那片放在病榻少年额头上的槐叶——已经黯然无光,绿色犹然是绿色,却没有半点绿意。她猛然转头,愤怒问道:“不是说好了,陈平安拿出他那片槐叶,刘羡阳就能有一半生机吗?”
杨家铺子老掌柜叹息道:“若是槐叶主人自己遭此重创,然后承受槐叶的祖荫,当然是救活的机会有五成,可是用来给别人消受福荫,就另当别论了。”
阮秀怒喝道:“姓杨的!那你为何之前胡说八道,还说有五成希望?!为什么不早说!”
杨掌柜哭丧着脸,无比委屈:“老夫当时要是不这么说,怕是少年没死,老夫就已经被你活活打死了。”
阮秀气得脸色发白,正要开口骂人,男人沉声道:“秀秀,不得对杨掌柜无礼。”
阮秀咬紧牙关,默不作声。
男人沉默片刻后,瞥了眼呆若木鸡、迟迟没有动静的老掌柜,没来由春雷绽放似的,就开始破口大骂道:“杨掌柜,你他妈的像一根木头杵在这里,作死啊?!”
碰上这么一对父女,杨掌柜真是欲哭无泪,关键是还不敢流露出丝毫不满,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死马当活马医。
从头到尾,陈平安都没有大呼小叫,也没有号啕大哭,只是一次次端水出门再进门,一盆盆血水换成一盆盆清水。
又一刻钟之后,药铺杨掌柜也是烦躁至极,低头看着那盆清水,猛然一巴掌拍在水里,溅起无数水花,然后抬头对阮师傅无比悲愤道:“阮师!你干脆一剑刺死我算了,老子只是个卖药的,不是起死回生的神医!”
打铁汉子一点一点皱起眉头。
杨掌柜立即缩了缩脖子。
陈平安终于出声说话:“杨掌柜,再试试看。”
杨掌柜转头望向陈平安。陈平安眼神干干净净,微微加重语气:“再试试看!”
杨掌柜吐出一口浊气,于心不忍道:“孩子,老夫是真的无能为力啊。”
陈平安艰难挤出一丝笑意:“杨掌柜,求你了。”
杨掌柜满脸疲惫,仍是摇了摇头。
陈平安眼睛里仅剩的最后那点希冀神采,消失不见了。
他蹲下身放下脸盆,坐在床边,握住刘羡阳已经微凉的手,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轻声道:“我会回来的。”
陈平安起身离开屋子,走到门槛那边,突然转过身,向一直忙到现在的阮家父女和老掌柜三人,鞠躬致谢。
陈平安跨过门槛,阳光有些刺眼,略作停顿后,他大步向前。
老天爷不给公道,没事,我自己去要,能要多少是多少。
陈平安离开屋子没多久,阮秀一跺脚,就要跟上去,却被从阮师变成阮师傅的中年男人喊住。男人正色道:“秀秀!你若是现在掺和进去,只会帮倒忙,害了那个陈平安,到时候才真正是万劫不复。”
阮秀没有转身,只是猛然转头,黑亮的马尾辫,在空中甩出一个漂亮弧度。她眼神凌厉,语气近乎苛责道:“爹,刘羡阳的事情你也没掺和,结果又如何了?”
男人欲言又止,最后仍是忍住没有泄露天机,沉声道:“相信爹,现在的你,对那个少年最大的帮助,是尽量告诉他一些这座小洞天的秘密和规矩,要他争取在框架之内行事,天时地利人和,能够多占一样是一样。”
阮秀似懂非懂,犹豫不决。男人挥挥手,耐着性子叮嘱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是我阮邛的女儿。那泥瓶巷的少年,他丢入池塘的石子再大,溅起的水花有限,不会惊扰到水底的老王八,这就意味着万事可以周旋,可是你阮秀不一样。记住喽,每逢大事要静气,要你多读书多读书,总是不听!心性连一个陋巷少年也比不上,亏你还是修行之人。”
男人其实最后这句话一说出口,就有些后悔了。没办法,到了自家闺女这边,汉子总管不住最后一句肯定拆台的言语。好在这回阮秀竟是没有觉得怎么委屈,她快步跑出屋子,留下一个心情复杂的男人。
本名阮邛的男人挑了张凳子坐下,握住刘羡阳的手腕,一团乱麻的脉象,糟糕至极。本就心情不太好的他脸色愈发阴沉,大发牢骚道:“齐静春也真是的,正阳山如此投机行事,就算没办法按照规矩将其驱逐出境,好歹也给点教训,杀鸡儆猴,即便杀不得,打几下有什么问题?要不然接下来此方天地不断有新人涌入,更加鱼龙混杂,还不得乱套?怎么,是想着反正没几天就要卸任,大不了就留给我一个稀巴烂的摊子?说好的读书人的担当呢……”
蹩脚老掌柜坐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绝对不插嘴,以免惹祸上身,他只敢在心里不断腹诽,说好的每逢大事要静气呢?
阮邛发完牢骚,最后叹息道:“你齐静春如此束手束脚,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前边的话,你可以当作耳旁风,这句话,可别漏掉不听啊。”
杨家铺子的老掌柜,其实一直竖着耳朵偷听,闻言后顿时拜服,心想不愧是下一任坐镇洞天的圣人,这脸皮都能挡下飞剑了。
阮邛突然望向杨掌柜,问道:“只听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这他娘的还没有嫁人啊,就已经胳膊肘往外拐啦?”
杨掌柜实在是憋了半天,忍不住想要说几句良心话了,要不然都对不起自己铁骨铮铮的风骨,于是壮起胆子说道:“阮师,是不是老朽老眼昏花的缘故?总觉得那少年好像也没多喜欢你家秀秀啊。”
阮邛用一种怜悯的眼神看着杨掌柜,斩钉截铁道:“不用怀疑,你就是老眼昏花了!”杨掌柜也用一种可怜的眼神看着阮邛。两两无言。
水井那边,阮秀赶上陈平安,也不说话,好像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陈平安朝她笑了笑,记得第一次在青牛背那边遇到,还以为她是哑巴,要么就是不会说小镇这边的方言土话。现在才知道原来她只是不爱说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