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的沉默之后,妇人收回思绪,犹豫了一下,问道:“那座廊桥的手笔,阮师应该有所猜测吧?”
阮邛满脸厌恶:“早知如此,我不会来这里。”
妇人挑了一下眉头,沉声道:“所以最后睦儿离开小镇之前,必须要去那边上香,因为他能够有今天的一切,都是因为大骊皇室死了一个又一个的金枝玉叶和皇亲国戚!廊桥那块匾额上的‘风生水起’四个字,有多少笔画,就死了多少人,这些人用命换来了他的成就!”
阮邛脸色阴沉,似乎没有想要说话的念头了。
妇人缓缓站起身,意气风发,低头凝视着阮邛,嗓音低沉,蛊惑人心,缓缓道:“阮师,要是觉得四座山头,仍然配不上你给那少年的一句承诺,无妨,阮师只管开价,只要你肯开口,都好商量。比如说大骊这边,我回京城后,可以说服皇帝陛下,在你女儿将来证道之际,大开方便之门。虽然不晓得是什么,但我可以替陛下答应阮师,届时大骊朝廷一定倾力相助!我本人之外,国师崔瀺,甚至是宋长镜,都可以为你家阮秀的证道契机,助一臂之力!”
阮邛答非所问:“我只要答应下来,就会与你们大骊宋氏挂钩,这也是你的谋划之一吧?”
妇人似乎根本不屑说谎,或者说也不敢把一位圣人当傻瓜:“当然,要不然咱们那位勤俭持家的皇帝陛下,岂会由得我胡来?他虽不反感妇人干政,甚至直截了当告诉我,管不住身边一个女子,如何管得了一座江山,我真要祸国殃民了,也是他无能。”
“可有些事情,他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不许我擅作主张。为此,我是付出过很大代价的。”
“我这个人,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记打。”
阮邛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鄙夷,斜眼看着妇人,语气淡然道:“以后你不要进入龙泉县方圆千里以内,只要被发现,就不要怪我出手打女人。”
妇人盯着阮邛的脸庞,叹息一声:“罢了罢了。大不了就等陈平安到了大骊边境再说。今日叨扰,阮师勿怪,就算阮师看不惯我这种妇人,也别因此对我们陛下印象不佳。”
阮邛在她走下台阶的时候,说道:“那张竹椅是陈平安亲手做的。”
妇人愣了愣,故意曲解阮邛真正的言下之意,妩媚笑道:“怎么,阮师是想说那个叫陈平安的少年,间接摸过了我的屁股?”
妇人大笑离去,径直走入雨幕之中,任由大雨淋湿全身。体态婀娜,曲线毕露。阮邛并不看她,面无表情。
又是一场大雨。
已是少年的陈平安走到山顶,看到背面山坡,站着一个缓缓将竹刀归鞘的斗笠男人。男人转头灿烂笑道:“我来这里之前,遇到过一个比你有趣太多的少侠,经常听他念叨一句诗,真是好,你不妨也听听看,‘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
自称是剑客的阿良,缓缓走向陈平安,伸手指了指陈平安头顶:“不过我可不是什么侠客,只是单纯觉得这句诗,很适合在这种天气杀人后,拿出来念一念。我来这里找你的真正理由,一是顺路收集养剑葫,二是你头上的那支簪子。后者比前者重要一百倍吧。”
竹刀已经归鞘的男人身后山坡上,躺着两具神态安详的尸体。皆是大骊第一等修为的武夫和修士。
陈平安问道:“你到底是谁?”
阿良缓缓而行,手心抵住刀柄,在陈平安身前停下脚步,抬了抬斗笠,微笑道:“我叫阿良,善良的良。”
大雨砸在两人的竹篾斗笠上,啪啪作响。
陈平安沉声道:“这支簪子很普通,只是普通的玉材。”
阿良盯着一本正经的陈平安,好像听到一个天底下最大的笑话,龇牙咧嘴,好不容易才忍住不笑出声:“你说了不算。”
陈平安额头渗出汗水,但是很快就被溅在脸上的雨水冲刷掉,看着那个男人,问道:“那你到底想要什么?”
阿良笑问道:“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要死了?”
陈平安在这一刻,突然感到很绝望。因为阮师傅来过,又走了。而眼前这个男人还站在自己眼前。
阿良还是那个笑眯眯的阿良,斜挎着那把绿色竹刀。
阿良笑望着陈平安,不高的个子,单薄的衣衫,结实的草鞋,当然还有那支画龙点睛的碧玉簪子。如果他没有记错,簪子上篆刻有漂漂亮亮的八个小字。
陈平安嘴唇铁青,颤声问道:“你能不能放过他们?”
阿良不说话。
陈平安在临行前一夜点灯熬夜,就想象过所有可能面对的困境。他不是没有想过,此次护送李宝瓶前往山崖书院求学,路上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坎,因为光是他的仇家,明面上就有云霞山、老龙城和正阳山三方,无一例外都是山上的神仙中人,却都跟他有生死大仇,所以陈平安很担心因为自己的缘故,连累到李宝瓶的求学之路。
那天跟李宝瓶说起自己小时候进山的坎坷难熬,并非他想要诉苦,想要摆小师叔的威风架子,而是想告诉李宝瓶一件事情,就是他们去那座已经搬去大隋的书院,路程肯定比他当年进山采药更远。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没办法陪在她身边,而李宝瓶又希望去那里读书,只是她对自己没信心,那么陈平安希望她能够像当年自己那次进山一样多走几步,走着走着,说不定就走到了。只不过当时这些话跑到嘴边,陈平安突然觉得两个人才起步远游,就说这种话实在太晦气,不吉利,所以只说了一半,就把另一半咽回了肚子,改成希望她能够成为第一个小夫子,女先生。既是讨吉利,也确实是陈平安对李宝瓶的期望。
阿良笑道:“退一万步说,那支簪子是寻常的文人饰物,也不属于你。退一百步说,我不相信齐静春郑重其事保存这么多年的簪子,会没有暗藏玄机,例如它其实是一座不为人知的小洞天,或是一块拥有成为福地资质的风水宝地。如果只退一步说,那就更厉害了,它有可能是一支文脉薪火相传的信物,就像道教三大主脉的掌教信物,一块桃符、一件羽衣和一顶道冠。如果属实,簪子真是齐静春先生的信物,陈平安,你觉得戴在你头顶,合适吗?”
陈平安答非所问道:“阿良,你能不能放过李宝瓶、李槐他们?”
阿良笑问道:“你怎么确定我答应了你,事后不会反悔?”
陈平安脚尖微动。
阿良双手环胸,笑道:“少侠别冲动啊,咱们这不是正在讲道理嘛,等到道理讲不通了,再动手不迟。”
陈平安默不作声,脸色苍白。
阿良上下打量了陈平安一番:“还真有点像。”
阿良收敛玩笑意味,伸出手:“交出簪子,我不杀他们。”
陈平安手指颤抖。
阿良缓缓说道:“这是齐静春的先生的遗物,也算是齐静春的遗物。”
陈平安抬起手臂,伸向头顶。
阿良笑道:“你亲手折断簪子,我不杀你。我从不骗人。”
陈平安突然停下手,深吸一口气,一脚后撤,如搏杀起手式。
阿良问道:“你是觉得反正自己死了,我也会放过李宝瓶他们,所以你哪怕死,也要试试看,能否凭本事护住这支簪子?”
陈平安一言不发,两脚重重踏地,就冲到了阿良身前,一拳挥出。下一刻,陈平安突然发现眼前已经没有了阿良的身影。陈平安身体僵硬地转过身,果不其然,阿良就站在那里,只是手里多了一支簪子。
阿良叹了口气,似乎对那支簪子根本没有太大兴趣,伸出手递给陈平安:“拿回去。”
陈平安小心翼翼走上前数步,从他手里接过那支碧玉簪子。刹那间陈平安只觉得头顶一沉,原来阿良将一只手轻轻按在了他头上,两人肩并肩站立,只不过朝向相反。一直以吊儿郎当面孔示人的阿良叹了口气:“陈平安,以后别做傻事了,天底下哪有死物,比人的性命还重要?一定要活下去,哪怕没办法好好活着,也要活着,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大的道理了。”
阿良拍了拍陈平安的脑袋,抬头望着黑沉沉的天幕,他笑道:“你要知道,不管这支簪子到底有多值钱,意义有多大,齐静春既然愿意交给你,就一定是相信你,所以只要是需要你做出生死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生,不可选死。壮壮烈烈而死,慷慨激昂赴死,风流写意去死,可死了就是死了啊。”
阿良收回手:“齐静春对这个世界很失望,那是他的事情,你陈平安就是你,别学他,你还没有真正见识过这个世界的好和不好。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那是他们读书人的事,我阿良不是读书人,你陈平安暂时也不是,所以……”
阿良最后也没有说出“所以”之后的原本内容,只是轻声道:“陈平安,相信我的眼光,你将来可以走很远的路,甚至能够比齐静春更远。”
陈平安轻声问道:“为什么?”
阿良手心轻轻摩挲竹刀刀柄,笑道:“因为我是阿良啊。”
两人最终一起沉默地走下山顶。
陈平安问道:“那边山坡的两个人?”
阿良想了想:“死人?”
陈平安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不在这个问题上刨根问底,换了个话题问道:“你为什么不拿走簪子?”
阿良嘴角抽搐,哀叹道:“簪子拿到手后,才知道比我设想的最坏也只是退了一万步更不像话,简直是退了几万步,它真的就只是一支破簪子,那我要它做什么?”
陈平安说不出话来。
阿良摇头道:“真正的读书人都穷,你以后就会明白了。我其实早就该想到的,按照道德林那老头子的脾气,和齐静春的性子,传下来这么支普通簪子才是正常。”
阿良突然笑着转头:“知道吗,你拿走了一样我自以为是囊中之物的东西,你知道我为此走了多少冤枉路吗?”
斗笠一头雨水,少年一头雾水。
阿良气哼哼道:“我甚至已经在某个地方刻下了一个字,但是到头来,等我屁颠屁颠跑来,结果是这么个惨淡光景,所以你要感谢我的不杀之恩啊。”
阿良自顾自说道:“你要是以后没本事在那里刻下两三个字,看我不削你。”
陈平安无奈道:“阿良,你能不能说一些我听得懂的话?”
“可以啊。”
阿良哈哈笑道:“我叫阿良,善良的良。”
陈平安帮他说完了下一句话:“我是一名剑客。”
这一刻,阿良嘴角翘起,一巴掌拍在陈平安肩头:“那就这么说定了!”
陈平安更加纳闷:“嗯?”
阿良已经撇开话题:“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会送你们到大骊边境后离开,相信到了那个时候,你们这帮孩子也能够清清爽爽远游求学了,暂时不会再有乌烟瘴气的事情。所以在那之后,你就要自求多福了,能不能带着他们走到大隋山崖书院,之后能不能活着回到大骊龙泉县,全看你自己的本事。”
陈平安突然说道:“谢谢。”
从初次相逢,直到现在,陈平安才开始彻底信任这个自称阿良的男人。
阿良摇头道:“没事,我只是在弥补自己的亏欠,跟你关系不大。”
很多年前,曾经有一个姓齐的少年读书郎,读书读烦了之后,说想要跟他一起闯荡江湖,那次名叫阿良的剑客,没有点头答应。阿良觉得如果当时自己稍微多点耐心,那个少年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阿良最后说道:“陈平安,你知道吗?”
陈平安说道:“什么?”
阿良语重心长道:“以后对我这种绝世高手,要发自肺腑地尊重啊。”
陈平安好奇问道:“你打得过朱河?”
阿良有些头疼,觉得这家伙比当年的齐静春更惹人厌。
水深无声,雨大皆短。
这场暴雨在陈平安和阿良走回大树下没多久,就已经变成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珠不断从树叶上滴落。李宝瓶在陈平安回到树下的时候,满脸隐忧,陈平安灿烂一笑,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轻声说“没事了”。李宝瓶脸色呼啦一下蓦然灿烂起来,如一抹令人意外的雨后彩虹,干净得让人心颤。这一刻,陈平安突然有些愧疚,只是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许多言语堵在心里头,便只好默默练习剑炉立桩。
阿良看到这一幕后,会心一笑,但是李槐的一句话很快就打消了阿良不错的心情:“阿良阿良,听陈平安说你是去山上拉屎了,因为这样可以不用擦屁股。”阿良笑呵呵问道:“真的是陈平安说的?”李槐瞥了眼就站在不远处的陈平安,大概是生怕阿良跟陈平安当面对质,也学着阿良的语气呵呵一笑,说:“陈平安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我觉得他肯定是这么想的。我当然觉得阿良你不是这样的人啊,我还专门给朱鹿姐姐解释过,拍胸脯保证你阿良不是这样的。”阿良轻轻扯住李槐的耳朵,低头笑问道:“哦?”李槐痛心疾首道:“阿良,都怪陈平安,他太不是个东西了,要不要我替你骂他?”阿良使劲拧转这个小王八蛋的耳朵:“当我阿良好骗是吧?”李槐鬼叫起来,只可惜没有人愿意理睬。李槐立即见风转舵:“阿良阿良,我有个姐姐,叫李柳,名字是难听了一点,人可漂亮了,这个绝对不骗你,林守一和董水井两个色坯,就都偷偷喜欢我姐姐。董水井有事没事就去我们家蹭饭,每次见到我姐,恁大一个人了,还脸红,真是恶心。阿良,我觉得你比董水井强多了,人帅脾气好,骑得起驴子喝得起酒,要不要以后帮你和我姐,认识认识?”阿良赶紧松开李槐耳朵,双手轻轻放在李槐肩膀上,往下一按,笑道:“咱们蹲下来慢慢聊。”
陈平安走到朱河、朱鹿父女身前,问道:“朱河叔叔,能不能聊一下?”
朱河咧嘴笑道:“等你这句话很久了。那我们随便走走,反正雨已经很小了。”
两人并肩走出那棵树荫大如峰峦的不知名大树,不等陈平安开口询问,朱河自己就自报家门和根脚了:“陈平安,小镇之前发生那么多奇怪事情,你既然能够在正阳山搬山猿手底下活下来,还与那个外乡少女结为盟友,估计很多事情你都已经知晓,那么我也不藏掖什么了,毕竟小姐的安危是最重要的。我们父女二人皆是李家的家生子,就是世世代代作为杂役奴婢,在主人李家讨一口饭吃。虽然听着很可怜,其实没你想的那么惨。从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回的老祖宗,到家主,再到我们这位宝瓶小姐,没谁把我们父女当下人看待,尤其是小姐和我家闺女,其实她俩关系不比寻常人家的亲姐妹差。”
说到这里,朱河转头看了眼站在大树底下远望别处的女儿,正是少女身段抽条的时分,尚未真正长开,大概再过一年就会是真正的大姑娘了。朱河觉得自己女儿不会比大骊京城的任何一个千金小姐逊色,他对此一直很自豪,坚信女儿朱鹿以后一定会在大骊大放异彩。
须知大骊素来尊重女子,并不禁止女子投身沙场奋勇杀敌,大骊先帝甚至专门下令礼部为女子武人、修士,设置了一整套武勋称号,开一洲之先河。以观湖书院为首的士子文人,曾经对此大肆抨击,掀起过一场大乱战,矛头直指北方蛮夷大骊王朝。若非身为山崖书院山主的齐静春力排众议,可能当时的年轻皇帝迫于朝野清议舆论,就要因此收回圣旨了。
朱河笑道:“当年老祖宗发现我有习武的根骨天赋之后,二话不说就花费重金栽培我朱河,所以我才有现在的身手。女儿朱鹿也差不多,如果不是她自己不争气,在武道第二境功亏一篑,以后成就比我这个当爹的,只高不低。老祖宗发现朱鹿是习武的一棵好苗子后,亲口对我说过,朱鹿有希望走到传说中的武人第七境,我朱河不过才堪堪第五境而已。”
说到这里,朱河心情有些失落,武人升境,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敌厮杀,没有命悬一线的生死磨砺,只靠天资是注定走不长远的,而且一旦错失良机,无法一鼓作气往上攀登,就会越来越消磨志气,再而衰三而竭,彻底断了登顶之路。
朱河压下心中阴霾,继续说道:“这次由我们护送小姐离开大骊,一来是我们离得最近,身手还算凑合,而且是李家的家生子,不敢说本事有多高,至少忠心。二来小姐第一次出远门,需要细心的人照顾饮食起居,朱鹿就是合适的人选。第三嘛,我家小姐是老祖宗最心疼的晚辈,其实原本这次真正护送小姐远游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老祖宗自己。只是阮师的风雪庙同门,那个阿良出现后,老祖宗就返回小镇了,因为如今小镇没了禁制,可以毫无顾忌地收纳天地灵气,等于是在一座洞天福地修行,老祖宗破境在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反正有阿良担任贴身扈从,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